凡與林伯交談的人,第一句聽到的便是「吓?你講咩?我聽唔到…」這句話。現代科技可讓近乎完全失聰的林伯改善聽力,惟他每月只領取3,000多元失聰補償金生活,回復聽覺對他來說是遙不可及的神話,蘋果日報慈善基金向林伯伸出援手,撥款購買耳機給他使用,讓他透過聽覺重新感受世界。
林伯(72歲)年輕時為一口飽飯,從內地偷渡來港,攀山涉水,好不容易安頓下來,並在地盤覓得工作,用勞力和汗水換取生計。「嗰陣有工就去開,總之打石、釘板、沉箱樣樣都做,要食飯就要勤力做嘢。」歲月如梭,林伯大半生都在地盤度過。
寂靜中過日子
數十年在地盤工作,高噪音的工作環境,為他的雙耳帶來嚴重傷害,令他的聽力嚴重受損,「以前打石唔會好似𠵱家咁有耳筒戴,所以對耳仔好傷。」林伯坦言,多年前聽覺已開始出現問題,無法清楚聽到四周聲音,然而當時未有察覺問題的嚴重性,一直沒有理會。直至大半年前,他發現只能聽到耳邊的極大聲響,近乎完全失聰,自此大部份時間都在寂靜中度過。
林伯從友人口中得知,佩戴助聽器可改善聽力,惟他退休後,與年老妻子只靠由職業性失聰補償管理局發放的3,000多元補償金維生,在電子晶片廠工作的兒子收入微薄,難以負擔購買耳機的費用。「我好想聽到嘢,睇電視唔使淨係睇畫面,但係冇錢根本冇辦法。」
醫療專戶撥款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了解林伯困境,遂協助他到香港聾人福利促進會接受耳朵檢查,測試結果顯示林伯失聰源於耳朵聽覺細胞遇上永久性損壞,失聰程度為中度至嚴重,與人溝通已出現極大障礙,為協助他重建溝通橋樑,該會建議他雙耳佩戴助聽器。蘋果基金已安排從醫療專戶撥款約11,000元,為他訂購耳機及支付檢查耳朵的費用,預計兩星期後,林伯便可回復聽力。
捐款編號﹕C2448
專家意見
娛樂噪音威脅聽力
為林伯進行聽覺測試的聽覺學家黃建威表示,一般人如妥善保養聽覺,至60歲聽力也不會出現重大衰退,但若長期身處高噪音環境,聽力可早於30歲便出現問題。
他指出,昔日聽障由環境因素引致,例如﹕地盤工作時未有做妥保護耳朵措施,現今各種娛樂活動所產生的噪音,正威脅現代人的聽力,例如到強勁音樂的酒吧、演唱會、或無時無刻掛着隨身聽等,都令聽覺受損而不自知﹕「地鐵車廂咁嘈都聽到年輕人MP3播緊嘅音樂,可以諗到有幾大聲。」他提醒,聽力受損後可能無法康復。
機構介紹
聾人福利促進會
香港聾人福利促進會為聽障人士提供宣傳、教育、康樂、輔導、聽覺及醫療等服務,並致力改善聽障人士福利,提供服務包括:
·耳鼻喉專科醫生為會員提供診症服務
·聽覺檢驗、助聽器選配(包括售賣)服務
·聽覺復康、發音、嗓音及語言訓練
·辦成人教育課程例如電腦、手語、唇讀等課程
·輔助就業、僱員再培訓計劃及在職培訓等
網址﹕ http://www.deaf.org.hk
電話﹕25278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