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派糖消不了民怨,滅不了貪腐 - 盧峯

蘋論:派糖消不了民怨,滅不了貪腐 - 盧峯

從職業稅到營業稅,從房屋稅到印花稅,從無線電牌照費到其他多項政府收費,澳門特首何厚鏵先生昨天公佈的減稅大計不能算不大手筆。
從興建輕鐵到一萬九千個公屋單位,從改善的士到巴士服務,從增加養老金到成立非強制性的中央公積金,澳門特首何厚鏵先生出手不能算不闊綽。
問題是,大手筆派糖能不能紓緩積累多時的民怨民憤?能不能根治貪腐問題?從澳門現時的情況來看,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毫無疑問,澳門民眾特別是低下層民眾一再走上街頭,甚至採取較激烈的抗爭行動跟收入菲薄、生活壓力迫人有一定的關係。澳門政府的一系列減稅措施的確有助紓緩澳門居民的部份生活壓力。然而實際的生活壓力只是民怨不斷累積的部份原因,更關鍵的問題是大量的低技術、非技術工人無法享受經濟急速發展的好處及成果。他們的工資及工作機會不但沒有因為澳門GDP快速飆升而有明顯改善,反而因為政府政策過份保障僱主的利益而受損,反而要面對不穩定的收入及工作前景,反而要面對生活費用持續上升的壓力。換言之,擺在澳門低下層民眾眼前的是赤裸裸的不公平、赤裸裸的「貧者越貧、富者越富」現象,偏偏何厚鏵先生昨天公佈的施政報告及減稅措施卻不能改善這個現象,卻不能改善低下層民眾的處境,他們的怨氣怎可能消除呢?
另一方面,假若澳門的政治體制較為開放,假若澳門的傳媒能真正反映民怨,澳門低下層居民便可以透過傳媒反映他們的不滿,便可以透過正常的政治渠道促使政府關注他們的訴求。只可惜澳門的政治體制相當封閉,受少數利益集團控制,一般民眾的影響力極為有限;而在今年的施政報告中,特首何厚鏵先生根本沒有任何加快政制改革的打算。這樣下來,民怨民憤怎能有效紓解呢?

至於解決貪腐問題更是不容樂觀。是的,何特首在施政報告中承認「在法制及施政上未有顧及人性,令施政及廉政工作得到深刻教訓。」他並表示將透過立法擴大廉署的法定權力,把監察範圍延伸至私人領域,以加強打擊貪污。但是,澳門的貪腐問題並不是因為廉署的權力不夠大而引起的,也不是因為澳門的法制及施政未有「顧及人性」,而是因為澳門政府在施政及決策時沒有建立確當程序(dueprocess),沒有任何內部核查及監察機制,沒有重視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就以正在審訊中的歐文龍案為例,這位負責審批工務工程的前高級官員居然可以隻手遮天,漠視審批工程的程序,單方面指定由某家公司投得工程已令人感到非常震驚。而歐先生能不經討論及審核,隨意任命自己的朋友甚至朋友的女兒成為重要公營企業的董事,每月支取豐厚酬勞更是讓人難以想像。誰都知道,任何隨意的權力或不受制約的酌情權都是貪污的溫床,都會成為官員中飽私囊的機會,都極容易令清官變成貪官。何厚鏵先生若真的有意煞住貪污風氣,他該做的是改善政府決策機制,改變管治文化,打破高級官員一人說了算的做法。但從最新的施政報告來看,何先生並沒有在決策體制及過程做工夫,並沒有考慮加強政府內部的監察及防貪機制,並沒有強化立法會的監督權力,只是繼續任由負責官員一人說了算。在這樣的情況下,貪腐問題怎可能改善呢?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