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原已塵埃落定的英文中學「上車/落車」機制或再起風波。抱「萬事有得傾」態度的教育局局長孫明揚表示,可以再討論初中教學語言指引,中學界希望當局降低上車做英中的條件,及拉近中文中學和英文中學用英語授課的差異。教育局強調,現時無意作出改動,首批未達標的英中將如期在2010/11學年落車。
前教育統籌局(即現教育局)在05年底公佈新中學教學語言和中一派位機制終極方案,影響現時114間英中能否繼續以英語授課,及中中可否轉為英中。當局規定中學必須持續取錄85%適合以英語授課新生,才可在初中以英語授課。
孫明揚日前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現在是適當時機檢討英中、中中「上落車」機制。其新聞秘書昨補充說,因應社會上有不同意見,所以當局會再聽意見,目前無意重新審視已定機制、延遲推行或降低對英中的要求。
田北辰約晤孫明揚
當年帶領專責小組制訂中學教學語言及升中派位機制的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主席田北辰昨表示,已約晤孫明揚商討此事,他對此立場開放。
英文中學聯會主席陳璐茜認為,英中須取錄85%適合以英語授課新生的指標過高,隨着升中人口持續下降,不少英中將因無法達標而落車。她相信不願轉中中的英中,會轉為可自行決定教學語言的直資中學,「有錢讀直資,冇錢讀中中,有朝一日走到呢個地步,係悲劇。」
教育評議會副主席何漢權形容英中上落車機制是一個炸彈,「85%指標好大劑,好多英中會落車,處理唔好英中、中中都會上街。」他建議初中以母語教學為主,高中則分科用母語或英語授課。
成為英文中學的條
學生能力:該校須持續取錄85%適合以英語授課的中一新生,這類學生是每年「中一入學前學科測驗」成績排首40%的升中一生;一條龍學校的要求則為75%
教師條件:會考英文科達C級或以上,或教師語文基準達標,或符其他學術要求
首次評審:依照08及09年中一新生在「中一入學前學科測驗」成績計算,未達要求的英中在10/11年的中一起改以母語授課,中二及以上班級不受影響;達標的中中可選擇申請轉為英中
檢視機制:以6年為一周期
資料來源: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