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有更強的忍耐力 - 李怡

女性有更強的忍耐力 - 李怡

我曾在這裏提到女人是敏感動物,因而女人要在職場上有更傑出的表現,應學學鈍感力。不過,渡邊淳一卻在《鈍感力》一書中,有三章特別提到女性的鈍感力比男性強。
渡邊認為:女性是具有包容力、曖昧且鈍感的性別。因為女性背負生育、攸關人類存續的重大責任,所以女性擁有創造主賦予的天性力量。女性不畏出血,也耐寒、耐痛。以往生小孩,不論是對生產的母親還是對呱呱墜地的嬰兒,都是搏命的難關。要超越這難關,把孩子生下來,人類才能承續生存。於是創造主將擔負生育重任的女性塑造得更堅強,更有忍耐力。
渡邊認為:母愛是鈍感力極致表現。對自己懷胎十月,忍受劇痛而生下來的孩子,母親總是無條件地愛,並原諒子女做的一切。這種忍耐和對子女的接受度,是孕育鈍感力的原點。
在人際關係方面,鈍感力的作用也很大:朋友或同事之間,忌妒、中傷、欺凌是常有的事。但是即使被說得很難聽,也不光火,反而能設身處地細細思量對方的心情,思考對方何以這樣做的原因。這種胸襟開闊的鈍感,就是在社會生存的力量。
在一個職場或團體中工作、生活,須要與各種不同的人接觸、溝通、合作。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習慣或態度,有些人對於與自己不同的習慣、態度、處事方式很介意,有的人不太介意,也有完全不介意的人。很明顯,一個人要能在一個職場或一個團體中繼續活動,往往就要吞下各種不愉快的感覺,無視它們的存在。擁有鈍感力的人,才能開朗地生活。
鈍感力,是一種生存智慧,與「大智若愚」又似乎不太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