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推出7℃鮮宰雞<br>初步測試四種細菌 含量可接受

港府推出7℃鮮宰雞
初步測試四種細菌 含量可接受

【本報訊】為推行家禽中央屠宰場及平衡市民食新鮮雞的習慣,港府推出全球首創的「鮮宰雞」,雞隻只須冷凍至7℃或以下,肉質較現時急凍0至4℃的冰鮮雞滑嫩;將來中央屠宰場可生產鮮宰雞或冰鮮雞,並在包裝上列明生產日期、時間,甚至在雞上蓋印或戴腳環以茲識別。不過家禽業界表示,鮮宰雞無論口感及味道,一定較街市屠宰的新鮮雞遜色。

最多存放24小時

協助港府研究鮮宰雞的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系主任袁國勇向本報表示,冰鮮雞是指屠宰後,經風冷及水冷,在十多分鐘內急凍至0至4℃,因利用含氯氣的水急凍,故可存放較久。鮮宰雞則是屠宰後,不經風冷及水冷,只放在雪櫃內,在1至2小時內慢慢冷凍至7℃或以下。
將來研究主要測試四種細菌,包括李斯特菌、沙門氏菌、牙胞桿菌及金黃葡萄球菌。一般而言,李斯特菌在4至7℃之間會輕微增加,其他三種細菌幾乎不會生長。初步測試顯示,細菌總含量屬可接受水平。
袁國勇稱,最重要是屠宰場、運輸商、零售店及市民買鮮宰雞回家後,均保持在7℃或以下,而且鮮宰雞最多只可存放24小時。

運貨車須裝雪櫃

政府消息表示,日後運送鮮宰雞的貨車,必須改裝成設有7℃或以下的雪櫃;出售鮮宰雞的零售檔,也必須設有一個7℃或以下的雪櫃,政府會不時巡查貨車及店舖,確保符合要求。
政府消息又指屠宰場每日屠宰雞隻或可超過6萬隻;批發及零售商數目可較現時增加,因為禽流感風險減低,街市沒有活雞,故可容許更多零售檔,街市或可取消休息清潔日;批發商也不須受長沙灣欄舖的數目限制,「批發商有網絡有電話,就加入做生意」。去年接獲六個企業提交有關中央屠宰場的意向書,有本港、海外及聯營企業,但沒有超級市場。
世界家禽學會香港分會會長黃振球指出,鮮宰雞無可能與鮮雞相提並論,不論製造冰鮮雞或鮮宰雞,均在屠宰雞隻後浸在凍水數小時,凍水須用氯氣等防腐及防菌的物質,對健康無益,也影響雞肉的鮮味及口感。
昨日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上,多名議員質疑現時世界上沒有其他地方生產鮮宰雞,質疑是否可行。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周一嶽稱,相信屠場要停產的機率很微。

冰鮮雞及鮮宰雞分別

製造方法
冰鮮雞:屠宰後經風冷或水冷,十多分鐘內急凍至0至4℃
鮮宰雞:不經風冷或水冷,屠宰後只須放在雪櫃內,經1至2小時慢慢急凍至7℃或以下

運輸及儲存
冰鮮雞:由裝有0至4℃冷凍櫃的貨車運送,必須存放在0至4℃的雪櫃內
鮮宰雞:由裝有7℃或以下雪櫃的貨車運送,零售店及市民買回家後必須存放在7℃或以下雪櫃內

儲放時限
冰鮮雞:可儲放一周
鮮宰雞:最多只可存放24小時,超過24小時只可急凍變成-20℃或以下的急凍雞

肉質
冰鮮雞:肉質較硬
鮮宰雞:肉質與街市新鮮屠宰相似,較軟身

價錢
冰鮮雞:較活雞平
鮮宰雞:較活雞平,較冰鮮雞貴

資料來源:港大微生物學系系主任袁國勇及本港家禽業界

中央屠宰場投資者易偏私

【本報訊】政府招標興建全港唯一家禽中央屠宰場,為吸引投資者,當局或容許投資者經營其他附帶業務,如進口、零售及運輸等。家禽批發及零售業界表示,擔心屠宰場兼營相關業務,造成不公平競爭。
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昨日舉行會議,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周一嶽表示,由於中央屠宰場投資者要負擔約2億元的興建成本,以及15年合約後將屠場無條件交還政府,故或需要讓投資者從事進口及分銷等業務,投資者必須在標書列明,之前須獲政府批准。政府會視乎有關工序有否需要、有否其他業界可負責等決定是否批准,確保不會造成壟斷。
他又稱,實施中央屠宰後會強制收回批發及零售商牌照,故會作出較去年自願退還牌照計劃更多的補償。現時業界包括批發、零售、運輸及劏雞工人,共有2,440人。

有工序優勢

港九新界家禽批發及零售商會主席黃偉泉表示,中央屠宰場投資者兼營批發及運輸等有一定優勢,「佢可以劏咗自己啲雞先,然後先劏其他人嘅雞」,很易造成不公平競爭。

冰鮮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