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本身出問題可索償

產品本身出問題可索償

【本報訊】消費者委員會指出,若MP3機等不幸發生爆炸,而證實為該產品本身出問題,可向生產商索償,該會又提醒消費者避免使用廉價非原廠電池等,也不應將電池接觸鎖匙等金屬,以免發生短路甚至爆炸。

避免用非原廠電池

消委會總幹事劉燕卿稱不評論個別事件,但若使用iPod等出現爆炸問題,可向生產商追討,能否索償成功,視乎幾個關鍵要素,包括消費者使用該產品時,有否遵守產品說明,以及有否使用非原廠電池等,因不合理使用而導致問題,將難獲賠償,相反若證實產品本身有問題,如防短路裝置不足等,生產商便有責任更換產品,甚至賠償其他損失。
電子產品難免要充電,劉說應按說明所示使用,及避免使用非原廠電池、充電座等,部份廉價電池或因製造、檢測工序欠佳,容易短路引致爆炸或火警;接駁電腦充電時,也需留意有關USB連接線是否符合安全標準。
劉燕卿又提醒,不應將電池與金屬物品如鎖匙等放在一起,因有可能觸發短路危險;充電完成後應立即拔離充電器,因長期處於充電狀態,也或會令電池(尤其是舊款)因過熱而爆炸。

加保護套妨礙散熱

現時,全球已知的iPod爆炸着火事件已有三宗,令iPod猶如隨身炸彈,有網民便戲稱蘋果應該開發「防火iPod保護套」。這種說法並非全無道理,上月美國發生的iPodNano着火事件,事主正因為褲袋中有一張卡片,才能隔絕火勢,沒被燒傷。不過,有專家則指出,輕巧細小的iPod戴上保護套反而會妨礙散熱,容易過熱引致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