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鐵路即將踏入新紀元,九鐵與地鐵在12月2日正式合併為港鐵。原來在九鐵早期歷史中,曾有一條只服務16年的「粉嶺──沙頭角支線」,支線雖在1928年停用,但其中一個車站洪嶺站屹立至今。港府卻任由人破壞這個三級歷史建築,現場滿目瘡痍,恍如一個公眾垃圾房;在居民投訴後,地政總署才急「補鑊」,表示會盡快清理及考慮用鐵絲網圍起這個有95年歷史的建築物。 記者:倪清江 林浚川
粉嶺──沙頭角支線(粉沙線)建於1911年,於1912年投入服務。支線建築期少於一年,起點粉嶺站,經洪嶺、禾坑、石涌凹,抵達沙頭角終站,路線與現時的沙頭角公路相若。粉沙線的車卡初期沒有上蓋,乘客坐火車要日曬雨淋,其後車卡才加設帆布上蓋。
洪嶺站列三級歷史建築
有95年歷史的洪嶺站(又名孔嶺站),是沙頭角公路近流水響道旁的一間舊式灰色建築物,附近居民莊先生日前向本報指出,該座遺迹屢遭破壞,要求港府搶救。
記者現場所見,洪嶺站遺迹像是一座廢墟,四周雜草叢生,蚊蟲滋生;外牆灰色批盪脫落,露出磚塊;木製的橫樑被蟲蛀蝕,看似快要掉下,上蓋簷篷也剝落不少;木門及玻璃窗被弄破,門鎖被撬爛。數年前港府在車站上加建一個保護架,但支架鐵枝已現鏽蝕。
人為破壞也十分嚴重,有滅蟻和通渠公司在遺迹外牆公然漆上聯絡電話,車站內三個內室也被當作貯物室,擺放不少封塵的棄置喉管和鐵枝。
粉沙線全盛期在1919年,據稱當年有82,505人次乘搭。但1927年沙頭角公路啓用,出入沙頭角變得十分方便,粉沙線乘客量驟減,結果在1928年4月1日起停用,其餘四個車站建築逐一被拆除,惟洪嶺站屹立至今。
古物古蹟辦事處發言人表示,洪嶺站遺迹已列作三級歷史建築,但還未足以考慮列為古蹟。同為三級歷史建築的還有中環街市和赤柱炮台等。
地政總署答允盡快清理
洪嶺站遺迹現由地政總署北區地政處管理,該署發言人表示會盡快清理洪嶺站內的雜物和洗去外牆廣告,並考慮設立圍網,防止公眾人士非法進入。
長春社理事兼公民黨副主席黎廣德認為,洪嶺站被糟蹋,顯示港府管理歷史建築的方法失誤,「如果(歷史建築物)能租到出去就租,好重視商業因素……一、二、三級歷史建築好多,但政府根本唔會利用,只係放埋一邊。」但他不贊成將洪嶺站遺迹圍起,反而應活化它,例如用作鐵路歷史展館或沙頭角民俗館。
粉嶺──沙頭角支線資料
服務時期:1912年4月1日啓用,後於1928年關閉
車站:粉嶺、洪嶺、禾坑、石涌凹、沙頭角
當年車資:每人每個站5仙,全程2角
全長:11.67公里
全程需時:平均55分鐘
班次:每日來回共8班
-特色-
路軌屬闊0.62米的窄軌鐵路,九鐵最初採用窄軌,後來改用寬1.435米的標準路軌
設有兩部蒸汽火車頭
車卡沒有上蓋,乘客要受日曬雨淋,後來才加上帆布上蓋及設頭等車卡
-現時遺迹-
沙頭角公路近流水響道仍見洪嶺站屹立,但已殘破
其中一部蒸汽火車頭放在香港鐵路博物館展出,另一部則存於東鐵火炭車廠
資料來源:香港鐵路博物館及香港鐵路網網站
特稿
蒸氣火車慢過跑馬拉松
目前優秀的馬拉松跑手只花40多分鐘便跑完10公里,當年的「粉沙線」全長11.67公里,但由起點至終站車程需時長達55分鐘。車卡由蒸氣火車頭拉動,九鐵曾在1924年從英國購入兩架新的蒸氣火車頭作更換,但服務不足4年粉沙線便停用。兩架蒸氣火車頭後來被賣到菲律賓一個蔗園,到95年九鐵才再買回來,現時在香港鐵路博物館可看到其中一架。
兩火車頭曾賣往菲國
粉沙線屬窄軌鐵路,全程需時55分鐘,是因為路線彎多路急,蒸氣火車頭的行駛速度不可過快。至今僅存的兩架火車頭,除了放在鐵路博物館外,另一架據稱放在東鐵火炭車廠內。它們是九鐵在1923年向英國W.G.Bagnall廠訂製,以代替該支線部份退役機車,新車頭在1924年7月運抵香港,9月投入運作。
粉沙線在1928年4月1日停用後,兩架蒸氣火車頭隨即在1928年和1930年被九鐵「賣豬仔」到菲律賓,售予當地一個蔗園園主,之後一直在海外「勞役」到90年代初期。九鐵在95年才把它們購回,並運返香港,由97年起在香港鐵路博物館展出其中一架,據說九鐵稍後或會公開展出另一架火車頭。
本報記者
鐵路會前會長尋粉沙線遺址
一般人或許不知道粉沙線,但鐵路迷一定認識。洪嶺站遭破壞和糟蹋,引起不少鐵路迷的關注,有中學的學生更為此寫過專題報告。香港鐵路會前會長劉棟遠表示,六年前他已發現有人在洪嶺站堆放雜物,他要求港府加強保護這座有95年歷史的建築物。
有鐵路迷在維基百科網站細述粉沙線,很多鐵路迷捧場的「香港鐵路網」也有介紹,反而九鐵的網站卻沒有提及相關資料。
好辛苦搵到「售票處」
劉棟遠說,約六年前他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去洪嶺站遺址視察,當時該站已是一座荒廢建築物,雖無塗鴉,卻堆滿建築材料等雜物,閒人隨意進出,處於「冇王管」狀態,「我哋一班鐵路迷只係憑住一張舊火車路線圖,沿沙頭角公路搵沙頭角支線嘅遺迹,好辛苦先搵到呢幢建築物,相信係售票處。」
「事後一間中學聯絡我哋,話想做一啲香港鐵路嘅專題報告,班中學生最後就揀咗洪嶺站做研究。」經過鐵路迷和一班中學生的廣泛討論,越來越多人關注洪嶺站遺址荒廢破損的問題,港府後來才派人到該處搭建金屬上蓋和清理雜物,並列為三級歷史建築,沒想到今天又出現相同情況,令人欷歔,「好似洪嶺站年代咁久遠咁珍貴嘅遺迹,香港已經好少見」。
港人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