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萍語:官員言論調控效用短暫 - 熊麗萍

投資萍語:官員言論調控效用短暫 - 熊麗萍

溫總對港股直通車延後的言論,以及多名官員上周先後就中央企業整體上市、禁止上市公司籌資買股票等問題作講話,令內地股市及國企股表現失色。市場遂出現不少批評,認為內地官員言論左右股市表現,甚至認為是「出口術」。
無可否認,官員的一言一語對市民及股民來說均甚有影響力,尤其在目前內地經濟及股市仍熾熱的時候,他們的說話更為敏感,而多名官員的言論確已令上周內地股市明顯下挫,難免被部份投資者(尤其是持貨者)認為是「出口術」。不過,若以此作為推論,前聯儲局主席格林斯潘過往對經濟及利息的言論,其實亦有不少「出口術」紀錄,只不過是普通話與英語的分別吧!
刻意以言論左右股市表現當然不可接受,若官員言論令股市經常大上大落,不但令投資者不知所惜,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形象亦會受損。不過,除了市場的即時反應外,投資者更應嘗試理解言論背後的含意,以免因為短暫的市場反應而自亂陣腳。

留意內地經濟數據

筆者認為近期內地官員的多番言論,仍與內地通脹高企以及中港兩地資金流向股市有關。由於政府已先後採取不同的措施調宏經濟及股市,但人民幣持續升值及資產價格上升,令資金流入方向未有多大改變,而內地「排洪」政策亦令A股與H股差價成為炒作藉品,因此,政府或許希望以言論作調控手段,若這些並不涉及任何具體政策及措施的方式奏效,大可免卻政策出台後的「易效難收」結果。
言論的調控效果大多屬短暫,但言論所帶來的政策啓示卻不得不加注意。若今周陸續公佈的10月份經濟數據(尤其是消費物價指數、固定資產投資及貨幣供應)進一步有回落迹象,上周的言論料可暫時替代新一輪的調控措施出台(編者按:內地剛於昨日調高銀行存款準備金比率),減輕國企股進一步下調壓力,煤炭、石油、石化及鋼鐵股反彈的機會及幅度料會較大。
但大家亦需密切留意A、H股差價問題,溫總言論已令炒作H股折讓的股份出現較大跌幅。短期焦點將落在中國中鐵「先A後H」的招股上市效果。內地企業在港發行H股上市,近期多隻大型H股已回歸A股市場,而工商銀行(1398)及中信銀行(998)亦成為A股及H股同步上升的試點,政府希望透過這些方式嘗試能否收窄A、H股之差價,但實際效果卻有限。

AH股差價續存在

去年以先A後H方式上市的招商銀行(3968)則一直保持較小的折讓(上周五收市折讓18%),但公司業績支持,其H股仍具吸納價值。至於快將以先A後H上市的中國中鐵,其A股及H股定價將備受關注,筆者預期A股先行上市將提高H股定價水平,相對於以先H後A的上市方式之差價較易收窄。但從上述多個例子來看,不論以何種方式上市,始終因為外滙制度不同,A股及H股市場開放程度有異及A股、H股發行股數有別等,令A股供不應求的現象仍在,將令A股及H股未能擺脫差價的存在。

熊麗萍 滙業財經集團證券部主管
作者熊麗萍為證監會持牌人士,目前持有招商銀行(3968)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