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可贖回ELI中,一籃子及單一股份掛鈎者為兩大主流,兩者最大分別在於掛鈎股份數目上的不同。過往當港股走勢平穩向上時,部份投資者會透過增加掛鈎股份數目,來提升潛在年息回報。惟近月港股已升至歷史高位,單日波幅更見轉急,若掛鈎股份過多,將增加風險管理上的困難。
過往投資為增加潛在年息回報,或會選擇一籃子約三至四隻股份為掛鈎對象,惟現階段大市波濤洶湧,在考慮掛鈎對象數目時,亦應以簡單就是美為出發點。
特別當一籃子內的掛鈎股份相關系數較低時,容易出現股價升跌不一的情況。一籃子可贖回ELI將以各分派期表現最差股份為計息、贖回及接貨基礎,倘若籃子內某一股份持續低於參考價,縱使其他股份走勢理想,整筆投資亦有機會被拖累,影響逐日計息的回報。
另外,於每個分派日均為決定整筆投資提早贖回與否的時刻,但只會計算該其表現最差股份的收市價,是否高於贖回價。因此只要籃子內有一隻或以上股份低於贖回價,提早贖回的機會便落空。至於到期時一旦要接貨,接貨對象亦將為籃子中最差表現之股份。
由此可見,一籃子可贖回ELI的股份變數較多,在市況急升暴跌的境況下,除非投資者對籃子內的所有股份均抱樂觀看法,並願意接收任何一隻股份,不然的話,現階段以單一股份可贖回ELI作為收息工具,可望減低入市的風險。
註:上述ELI數據以麥格理ELI產品為基準,資料僅供參考之用。
麥格理證券(亞洲)有限公司衍生工具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