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歲的A小姐,雙眼一向健康正常,但上月左眼的視力變得模糊不清,幾乎連放在眼前的五根手指也看不到,急急求醫,赫然發現是角膜因過敏反應受到嚴重破壞,形成不透光的白點,導致視力僅剩下一成多,需要接受角膜移植以恢復視力。
角膜現白點應即求醫
角膜除了保護眼睛外,也影響我們「看」東西的能力,外間的事物都要藉光線的折射穿透角膜,才能投影至眼底的視網膜,讓大腦接收和轉化成「真實的景象」。若角膜上有疤痕、斑點或受到破壞,光線無法正常穿過,視力會大打折扣,甚至會失明。
很多人也知道細菌感染會引起眼睛發炎,會危及角膜健康,若細菌沒有引發炎症,也未必值得高興,因為它可能會觸發身體的過敏反應,導致肩負保護重任的免疫系統,把健康的角膜細胞當成「敵人」,開展猛烈的攻擊,結果角膜受到嚴重破壞。A小姐便是典型的例子,只因眼睫毛有細菌而弄致要換角膜。
這種名為「Phyctemuloris」的病症,雖然每年在診所只看到一、兩宗病例,但由於可以致盲,市民絕不能掉以輕心,要保持眼睛四周清潔衞生外,更要多留意角膜的表面,一發現有白點、損傷時應立即求醫,找出及治理問題,可以避免視力受損。因為當角膜上的白點仍在瞳孔範圍以外、即眼白的位置時,病人只要用藥控制免疫系統的過敏反應,以及消除致病的細菌,便可保住正常視力,否則可能需要接受移植手術才能改善。
撰文:眼科專科醫生鄭澤鈞
逢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