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反對派領袖昂山素姬(AungSanSuuKyi)向軍政府伸出橄欖枝,表示願意與軍政府對話後,當局昨日(周五)准許她與所屬的全國民主聯盟高層會面,是三年來首次,同時又安排她與軍政府聯絡主任昂基(AungKyi)第二度會面。她對於聯合國推動的和解對話感到「非常樂觀」。
獲准與全民盟高層會面
聯合國特使甘巴里(IbrahimGambari)前日與昂山素姬會面後,晚上轉抵新加坡後,發表昂山素姬所囑託的聲明說,願意「以國家的利益」為基礎,與軍政府盡快展開「定期、有意義」的對話,但對話必須包括少數民族和其他主要政治力量。軍政府也作出善意回應,在官方傳媒宣佈,讓昂山素姬昨天跟全民盟高層會晤,這是她被軟禁三年多來首次和黨員接觸。
62歲的昂山素姬,昨日由軍政府的汽車載到仰光的政府賓館,與昂基及全民盟三名高層會面兩個半小時。
全民盟的發言人吳年溫(NyanWin)引述昂山素姬的話說,「9-10月間發生的不幸事情,對全民盟以至政府和人民都是痛心的事,我們必須首先進行消除分歧工作,並談到一些必須做的事。她對於今次和軍政府對話感到非常樂觀和更加可行」,因為軍頭們「認真地為國家的和解而工作」,並指出有行動顯示,軍政府願意放鬆對權力的掌控。由於昂山素姬相信自己短期不會獲釋,故要求全民盟委派兩名專責聯絡工作的成員。
仰光有巿民表示,希望這次會談為國家和解奠下基礎。67歲的律師翁敏說:「令局勢有進展的條件,已經創造好了。」不過一名路邊書攤的東主說:「要信任軍方是很難的。我希望這不是個新計謀。」
法新社/美聯社/路透社
緬甸民主路途崎嶇
‧1989:軍方在1988年血腥鎮壓民運,打死3,000人後,於1989年宣佈翌年5月舉行大選;儘管昂山素姬被軟禁,但她領導的全民盟在大選中,取得國會485席中的392席,但軍政府不承認選舉結果,指必須制訂新憲法才能推行民主
‧07/1995:軍方解除對昂山素姬的軟禁。翌年,昂山素姬乘車到外地見支持者,途中被軍方支持者襲擊
‧09/2000:昂山素姬再度被軟禁
‧01/2001:軍政府跟昂山素姬秘密會談,翌年5月昂山素姬重獲自由,可是2003年她的車隊再受襲,軍政府再把她軟禁
‧09/2007:僧侶發動「袈裟革命」要求民主,仰光逾10萬人上街,最後被軍警鎮壓,在聯合國介入下,昂山素姬在11月9日表示願與軍政府對話,而軍方亦准許她會見黨高層
路透社
軍政府失民心被迫和解
昂山素姬願與軍政府「合作」,而軍政府又准許她跟黨員會面,雖然未能說是重大政治突破,但肯定是全國和解的重要舉措。
英國牛津大學訪問學人扎尼(Zarni)認為,軍政府在9月時武力鎮壓僧侶,大失民心,管治威信受嚴峻考驗,迫使當局向民主之途緩緩前進。
扎尼也留意到,軍政府前天改變對昂山素姬的稱呼,以往國營傳媒只叫她做「素姬女士」,不提她的姓氏,以免讓人想起她的亡父兼緬甸國父昂山將軍,但前天卻叫她全名,反映軍方可能有意和昂山素姬和解。
流亡泰國的緬甸分析員溫緬(WinMin)也說:「這是自1988年以來,各方肯讓步向前看的最大契機。」但前澳洲駐緬甸大使威爾遜(TrevorWilson)認為,除非會談帶來實質成果,否則不要抱太大期望,因為以往軍方也曾讓步,如1990年舉行大選和2004年跟昂山素姬進行民主路線圖談判,最後也是反目收場。法新社/美國《紐約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