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取消五一黃金周<br>增三傳統節假:清明、端午、中秋

內地取消五一黃金周
增三傳統節假:清明、端午、中秋

內地民眾可望從明年開始和香港人一樣,在清明、端午和中秋三大傳統節日也享有假期,但現有的五一黃金周就要取消。中國官方昨公佈「法定節假日調整方案」(下簡稱方案),並徵求公眾意見,引起熱烈討論。民眾普遍歡迎傳統節日有假放,但不少人不滿取消五一長假和春節假期太短。

根據方案,元旦放假一日不變;三日春節假改成除夕至年初二﹔五一勞動節假期由三日縮短到一日,清明、端午、中秋增設為國家法定節假日,各放假一日﹔十一國慶節放假維持三日﹔據此,法定節假日由目前的10日增加到11日。節假日前後的周休可以調動,可出現兩個連續七日的黃金周(春節、國慶),以及五個一連三日的「小長假」(元旦、清明、五一、端午、中秋)。

五個「小長假」方便旅遊

國家發改委強調,方案體現了弘揚和傳承民族傳統文化,減少衝擊經濟社會運行,充份考慮國民旅遊需求。官方並未公佈新諮詢期限和生效日期,但國家旅遊局早前已透露,明年黃金周正式日期將在本月底或下月初公佈。
清華大學教授蔡繼明認為,黃金周與五個小長假搭配,可滿足民眾長途與中短途旅遊需要,降低對交通、環境等的壓力。不過,北京交通大學旅遊管理系主任王衍用則批評:縮短五一黃金周是極端錯誤,因為春天正是人們渴望旅遊的時候。

市民恐春運與十一更擠擁

內地各大網站,網民熱烈歡迎傳統節日定為國家法定假期,多個網站民意調查顯示支持率接近九成。也有不少市民希望既能保留五一長假、又增加傳統節日,也有人擔心假期分散後,剩下的兩個長假將更擁擠﹔也有不少已經安排好明年五一結婚的網友嘆息「計劃將付諸流水」。
黃金周制度始於1999年,時至今日備受詬病,每逢黃金周,景區人滿為患,對環境和旅遊質素造成嚴重破壞。本報記者/新華社

內地法定節假與新建議

元旦
現行假日(共10日):1日
建議假日(共11日):1日

春節*
現行假日(共10日):3日(大年初一至初三)
建議假日(共11日):3日(除夕至大年初二)

清明節
現行假日(共10日):0日
建議假日(共11日):1日

五一勞動節
現行假日(共10日):3日
建議假日(共11日):1日

端午
現行假日(共10日):0日
建議假日(共11日):1日

中秋
現行假日(共10日):0日
建議假日(共11日):1日

十一國慶*
現行假日(共10日):3日
建議假日(共11日):3日
*備註:前後周假可調動,與節慶假期連成黃金周。

網民:清明放假沒意義

‧「我們更應該關注,有多少人能真正享受到這些法定節假日?」
‧「對我們打工族來說,黃金周長假是水中月,小長假才是實實在在的。」
‧「若取消了五一長假,我相信以後十一、春節各個景區和公路、鐵路更擠了,建議保留五一的長假!」
‧「中秋放甚麼假?天天在家的晚上可以和家人團聚,可在外地的放一天假有甚麼意義?清明放假也沒意義。春節作為中國人最傳統的節日,放的太少了,還不如將清明和中秋的放到春節去呢。」
來源﹕新浪網、網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