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債與息:次按餘波未虞引發衰退 - 潘國光

淺談債與息:次按餘波未虞引發衰退 - 潘國光

次按餘波持續困擾美國金融機構盈利表現,現時擺在我們面前的,有兩大可能演變局面:(一)房地產下滑及企業虧損,最終拖累美國經濟跌進衰退狀態,引發較大型的連鎖性及全球性經濟收縮,歷時五載的股票牛市亦因而告終;(二)房地產下滑持續困擾經濟表現,但在適當的政策調控及良好的基本因素支持下,美國經濟成功軟着陸,環球股市在反覆整固後,重現升勢。

美經濟可軟着陸

比較上述兩大局面,前者無疑較利好高評級國債表現,惟我們認為後者發生的機會較大,主要原因如下列:
1.美國經濟的彈性甚大,對息口及滙價的反應較歐洲及日本為快。近期短息及長息同時下跌,有助減輕整體借貸成本、刺激投資及消費意欲;同時,由於美滙大幅下挫,出口競爭力得到改善,這將有助防止經濟跌入衰退狀態。
2.我們相信,由次按引發的信貸危機,其最壞的時間已過去。近期美國金融機構先後宣佈大幅撇賬,只是反映危機過後對企業盈利及經濟增長造成的滯後性影響。這些影響對美國來說,將會是艱難、需時及必須的過程,但對全球其他經濟體系,特別是增長過熱的中國及新興市場國家來說,則變相有降溫作用。假如美國經濟減速真的會導致中國經濟放緩,那麼對於極渴望宏調見成效的中國來說,反而是一件好事。
3.中國出口對美國的依賴程度已越來越低,只佔總值19%,低於出口往歐洲的佔23%及亞洲國家所佔的47%。由於人民幣兌美元較其他主要浮動貨幣兌美元的升值步伐為慢,中國出口料將持續轉往歐亞及其他地區,這有助保持經濟增長的穩定性。
4.中國面對經濟過熱的壓力越大,宏調措施出錯的風險亦變得越高,對經濟及股市的影響,最終會浮現出來,加上A股的泡沫成份較高,因此現階段從回報相對風險的角度來看,A股並不吸引。我們同時相信,即使A股出現下調,其對經濟的打擊只會是短暫性,中央可以在很多方面增加基建及社會保障開支,以抵銷其帶來的衝擊。

港減息步伐超美國

5.香港同業拆息持續下滑,若息口徘徊於現水平,未來月份減息的步伐料可超越美國。由於聯滙的關係,港元利率及滙率無法正確反映香港的經濟潛力及通脹前景,加上港府樂於減稅及進一步增加財政開支,整體銀根遂變得十分寬鬆。在實質負利率及經濟升溫同時出現的情況下,外圍資金將熱衷炒作香港資產泡沫,港股在未來6至9個月可跑贏環球股市。
6.最後,油價正逐漸邁向超升,未來月份見頂並出現技術性回落的機會很高;假如屬實,這將有助減低滯脹風險,亦是環球股市下一升浪的一大催化劑。
潘國光
富邦銀行(香港)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