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在外圍股市急挫、市場資本緊絀及利率趨升情況下,滬綜指昨日終於隨深綜指及滬深300指數跌穿50日平均線,三指數均以接近全日低位收市,分別收報5330.02、1321.05及5093.67,跌幅達4.85%、4.22%及4.8%,是亞洲區股市中最大。 記者:龍婉嫻
據中信證券統計,除軟件業外,23個行業合計資金淨流出309.24億元(人民幣.下同),不但創近兩周之最,更較過去5日平均淨流出額高4.37倍,12個行業指數跌幅逾5%,金融及資源股為重災區。長信基金認為,下降通道已確認形成;法巴亦看淡A股年底前走勢,認為A股還會有重大調整。
人民銀行副行長吳曉靈表示,有需要進一步抑制資金流入。她指出,由於出現雙順差,因此要加大限制資本流入,同時令人行必須用更多工具來對冲順差帶來的銀行體系流動性。
另方面,人民銀行昨在收市後發表第三季報告,提出要關注美國次級抵押貸款風波的中期影響,表示從目前情況看,次按風暴還會持續一段時間,對國際經濟金融的影響不容小覷,雖然暫時對中國經濟金融運行影響有限,但有必要採取措施加強風險防範工作,確保國家金融安全。
金融及資源股重災區
另外,人行認為油價直迫每桶100美元,將增加全球通脹壓力,加上中國居民通脹預期不斷上升,有可能進一步推高通脹率;該行初步估計,今年中國經濟增長將超過11%,通脹率約為4.5%。未來一段時間,中國貿易順差仍將維持在較高水平,但增速有望逐步放緩。
下周一、周二及周五,國家統計局將分別公佈10月工業品價格指數、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及固定資產投資數據;中國銀行(3988)估計,10月通脹將回升至6.6%。中行及摩根大通均預期,今明兩年中國經濟增長分別為11.4%及10.5%,中行估今明兩年中國通脹率為4.6%及3.5%,摩通料為4.3%及3.8%。
在投資需求仍將較快增長,及整體價格上升壓力仍大之下,人行表示,會實行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繼續採取綜合措施,適當加大調控力度,保持貨幣信貸合理增長,進一步加強流動性管理,嚴格控制投資資金,加強利率和滙率政策協調配合,增強人民幣滙率彈性。
中行:人行年內須再加息
在上述思路下,人行昨日發行的3年期及3個月央行票據,中標利率分別升19及10個基點,報4.33%及3.0922%。人行行長助理易綱指是否加息尚待觀察,然而中行認為,人行年內仍有要必再次加息。
人民幣兌美元滙價則在美元繼續積弱下再創滙改以來新高,收7.4207,大升214點。
內地股市昨日總成交維持在1251.29億元偏低水平,各部門分頭發功從股市抽資,除國資委從嚴要求央企買賣股票,並指未來監管重點將向央企上市公司轉移外,深交所亦要求中小板上市公司買賣股票要建立專門內控部門及要獲董事局同意,該所亦會加強相關監控。
為控制經濟增速,花旗在其報告內指,人行及銀監會已要求金融機構凍結第4季信貸增長,後者甚至要求商業銀行在11及12月削減未償還貸款總額,該行認為這是內地監管機構每年例牌動作。
內地上市證券公司昨跌幅達到7至9.71%,其中中信證券跌幅為7.25%。路透社引述消息指,內地另一證券大行銀河證券已獲大股東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批准上市,若獲監管部門同意豁免遵守3年盈利限制,則明年將在內地發行A股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