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紅葉 - 鄧達智

西山紅葉 - 鄧達智

來西山賞紅葉不止一次了,山林風景是美好的,動不起心每秋必來原由人為,心念倒是貝先生設計的香山飯店。同樣的山同樣的林同樣的紅葉,北京西山比京都清水寺後山多了嘈雜人聲(周末尤甚,吵得不成)及最要命的廣播聲;請依指示上山,請小心小孩,請小心香煙火種,請勿踏草地,請勿隨便拋棄果皮垃圾,請勿隨地吐痰……永遠沒完沒了宣示世人我們中國人文明水平低處未算低,與股票指數高處未算高成反比例,富而不仁的現眼報。
口號模式的勸導語中最要命便是那句「請勿喧嘩!」它自己便首先是山林間喧嘩噪音之最,罪魁禍首。
除了公民教育勸導口號,中間不會停十分八分鐘讓行山客耳朵得幾分安寧,音樂架天乍響熱鬧歡愉,廿年前是革命歌曲,十年前是古典音樂,今天是流行曲或電子音樂與時俱進,不變是喧鬧吵雜,永遠學不來尊重寧靜。
尊重寧靜?不要扯得太遠啦,中國人便愛吵,你以為地鐵,巴士上的香港人捧着電話不放,將公事家事房事八八卦卦毫無私隱地抖出來是吵?遠遠未算,廣州人不分男女還加上不少性器官與性交助語詞的吵才……也未算吵,上海人放開嗓門話家常才轟動,不過他們面對寧波人都自愧不如。總之一山還有一山高,中國人吵得到家的嗓門一家還比一家勁!
寧靜?靜個屁,試試勸阻香港人在公車上開懷暢罵(那怎算是談話)自稱最文明的港人可能一句頂回來;「咁想靜,坐私家車,請司機啦,笨!」毫無廉恥,不識自省便是恆生指數三萬點以上的中國人文明。
看滿眼紅葉,聽滿耳噪音,便念起京都、奈良、和歌山、伊豆……靜也有層次。走過鋪滿落葉的山路,連一塊樹葉飄下你也會聽到。沐浴溫泉,背靠山崖,浪濤洶湧未將雪落髮頂微音覆蓋。公元二千年前美國國家地理旅遊選出「一生必去五十處」影響甚大,跟風而不服氣的中國人出版了不下一百本不同形式的「一生必去乜乜乜」,但我們永遠不能明白為甚麼日本的Ryokan為何當選?
因由──靜。旅行去到一份StateofMind,一種不用出門自由自在的境況又豈是尋常風景?了解這個道理你才曉欣賞山林紅葉,才明白日本人營造的靜亦是一份一生必去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