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吸煙會增加患肺癌的風險,但部份從未吸煙的人士因基因變異,也會患上腺性肺癌,患者的平均壽命只有6個月,現時肺癌患者可以口服導向藥物作標靶治療,一項國際研究證實名為Erlotinib的藥物對本港晚期肺癌患者尤為有效,癌症控制成功率高達86%。
該項名為TRUST的研究兩年前於59個地區招募了近12,000名非小細胞肺癌晚期患者,近90%以Erlotinib作為第二及三線治療藥物,中期研究結果發現,患者的存活期由6個月增加至7.5個月。在1,064名亞洲患者當中,當中的癌症控制成功率超過71%,本港患者的成功率更高達86%。
抑制癌細胞縮細腫瘤
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曾華德解釋,Erlotinib是口服的導向標靶藥物,與傳統化療不同,能抑制表皮生長素受體,以微分子進入癌細胞內部,中斷生長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訊息傳遞途徑,從而減慢及阻止細胞生長,令腫瘤縮小。
他指,研究除發現該藥對亞洲人有效外,一些基因沒有變異的非吸煙患者用藥後病情也有改善,紓緩咳嗽、氣促、咳血及呼吸困難等病徵。曾有一名80歲、沒有吸煙習慣的女士,患上晚期肺癌,服用此藥近5個月後,左肺上方的腫瘤完全消失,至今仍可如常外出,生活質素得以提升。
此藥在去年9月獲本港衞生署註冊,每月的藥費約20,000元,有患者用作第一線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