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工程師:手機致癌是謬誤<br>部份人感頭痛頭暈 或患電磁波敏感症

電子工程師:手機致癌是謬誤
部份人感頭痛頭暈 或患電磁波敏感症

【本報訊】若你使用手提電話後感到頭痛、頭暈,或許已經患上「電磁波敏感症」。研究手機電磁波逾30年的專家指,市民誤以為手機發出的電磁波就是會引致癌症的輻射,基於擔心及憂慮,於是流傳不同的謬誤及衍生出各式各樣的預防方法,如使用免提裝置、防輻射貼片等等,但他指手機符合國際安全標準,所有預防方法都是不必要。記者:梁瑞琼

市民對使用手提電話的擔心,全來自對電磁波的誤解,電氣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國際電磁安全委員會95技術委員會主席周重光解釋,電磁波分為很多種,可見光如紫外光也是其中一種,而手機的電磁波屬低能量的「非電離輻射」,並不能令生物的基因突變,更不會引致癌症。

會干擾醫療儀器

長時間使用手提電話,機身會發熱,使用者的耳朵也會發熱,甚至會感到頭痛,但周重光解釋,手提電話的電磁波確會令機身溫度上升,但研究指手機最高只會上升攝氏0.15度,加上手機貼近耳朵及面部,阻礙散熱,面部最高也只會上升攝氏3至4度,並不足以對身體構成影響。
醫院某些範圍及在飛機上均要關掉手提電話,周重光認為沒有必要。他說,未有證據指手提電話的電磁波會干擾飛機的導航系統,但就會干擾醫療儀器,令其不能正常運作,不過現時大部份醫療儀器已作了改善,只是在深切治療部的儀器較敏感,建議市民使用手提電話時與醫療儀器保持逾一米距離。他指,電磁波會干擾心臟起搏器,故建議裝有此儀器的市民使用右耳接電話,拉遠電話與起搏器的距離。

切勿用冒牌零件

現時手提電話電磁波的安全標準為每公斤2瓦(2W/kg),周重光指,雖然手提電話的電磁波量會因款式及厚薄而異,但所有手提電話都合乎有關標準,他強調,至今未有證據顯示手提電話的電磁波會影響健康,市民使用手提電話後感到不適,或許是患有「電磁波敏感症」,他指,瑞典約有5%人口出現此症狀,經常出現頭暈、頭痛,認為與手提電話有關,其實可能是心理問題。
不過,使用手提電話亦有一定危險,周重光指,若市民直接將手指插在電源位置,便會有觸電的風險,若使用冒牌的電磁及手機零件,更會有爆炸的可能,故建議市民要使用正牌手提電話。

手機輻射問與答

問:孕婦及兒童使用手機,會否影響胎兒及兒童的腦部發展?
答:至今未有科學研究證明手機的電磁波會影響腦部發展。

問:經常使用手機或住在電磁波收發站附近是否較易患上癌症?
答:手機所發出的電磁波能量比紫外光還低,並不足以令基因突變而引致癌症。

問:市面上出售的手機防磁波貼片有效嗎?
答:只集中一點的貼片並不能阻擋向四面八方發出的手機電磁波,研究也證實這些貼片未有阻擋電磁波的功效。

問:經常將手機掛在腰間,是否會引起腰及腎臟病變?
答:手機所發出的電磁波能量比紫外光還低,並不足以構成這種傷害。
資料來源:周重光博士

話你知:能量不足令基因變化

一般人指手提電話所發出的輻射其實是「電磁輻射」,屬於「非電離輻射」的一種,是低於紫外光線頻率的電磁波,其能量並不足以令基因出現變化。而真正會對人體造成傷害的軸線如核爆、X射線及伽瑪射線則屬「電離輻射」,其頻率及能量極高,能令生物的基因突變,引發癌生,不但可以殺死一定範圍內的生物,殘餘輻射更對人體健康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