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聲稱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公佈的白領工資標準表,將港澳和內地部份城市的白領資格分為七個檔次:第一檔,香港白領月薪1.85萬元、澳門8,900元;第二檔,北京、溫州、深圳、上海,月薪5,000至5,350元;第三檔包括杭州、廣州等城市;至第六檔的成都,月薪只有1,900元,第七檔的拉薩更只有900元。
網民文章變社科院報告
這份號稱《中國社會科學院公佈2007年全國主要城市白領工資標準》,本月初在騰訊網的「今日話題」中刊出,還配有《北京晨報》關於白領周末生活的報道,隨即成為網民的熱門話題,山東《半島都市報》率先以「據《北京晨報》報道」的名義,轉載了這份標準表,其後,內地和香港的報章、網絡都爭相轉載。
由於一些省會城市未納入這份白領標準表,也有些城市的居民按標準可躋身白領,但慨嘆辛勞一世也只能做沒有蝸居的白領。漸漸地,中國社科院成為網民集中炮轟的目標,指斥其不務正業,只搞出一個嘩眾取寵的白領標準,是「真正的白領──白領工資」。
至前日,眾矢之的中國社科院突然發表聲明,嚴正否認曾進行有關的研究或發佈有關的標準,並指有關消息對社科院聲譽造成負面影響。是社科院不認賬,還是網絡以訛傳訛?
廣州、上海的記者於是展開網絡追蹤,結果發現,這份所謂白領標準的原作,只不過是網民兩年前發文討論在北京月薪5,000元的生活水準與其他城市的比較。至今年初,這個文帖搖身一變,標題被人改成《社科院公佈2007年全國主要城市白領工資標準》,揭開白領標準鬧劇的序幕。
轉載網站報章誠信掃地
這齣鬧劇的受害者至少有三個:第一個是飽受抨擊的中國社科院,恐怕難以討回公道;第二個是騰訊等網站,魚目混珠的做法已受到網民指摘;第三個是未經求證而轉載的報章,也難逃網民「浮躁」、「誠信掃地」的罵名。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