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約100萬名東鐵及馬鐵乘客要轉乘地鐵過海,將會成為集體回憶。特首曾蔭權在施政報告承諾興建由紅磡過海的東鐵新線沙田至中環線,當局即將公佈計劃詳情,新線會設鑽石山、啓德及何文田等十個車站,工程則分兩階段,2015年大圍至紅磡段通車,2018年則東鐵由紅磡過海往中環通車。由於中環地理環境所限,不排除總站不設在中環而設在金鐘,沙中線將會隨時變成「金沙線」。 記者:呂焯均
政府早於2000年提出第四條過海鐵路沙中線計劃,列為優先發展鐵路項目,但受啓德發展規劃及兩鐵合併計劃阻延。兩鐵現已正式宣佈下月合併,房屋及運輸局也確定明年初公佈沙中線詳情。據悉,沙中線全長17公里,共設10個站,由大圍起,經鑽石山、啓德、土瓜灣、馬頭圍、何文田、紅磡,長約11公里,由紅磡過海往灣仔會展、金鐘,以中環為總站,過海段則長約6公里。
不過,由於中環站地理環境所限,仍在研究解決技術上困難,不排除最後可能不設中環站,而改為以金鐘為總站,沙中線變成「金沙線」。
2010動工建費300億
新線每列車長八卡,每小時載客量達9萬人,最多每小時走34班,即少於兩分鐘便有一班。當房屋及運輸局公佈計劃後,會到區議會諮詢,兩鐵合併後的香港鐵路公司會同步進行工程設計,預計2010年動工,2015年先完成大圍至紅磡段,2018年全部竣工。
由於沙中線經紅磡過海,海底隧道的走線非常接近現有的舊紅磡海底隧道,故設計上要作出遷就,施工時間也較長。整項工程費用達300億元,政府預算負責所有費用,建成後如東鐵般出租給港鐵營運。
鑽石山車廠深入地底
沙中線車廠設於地鐵鑽石山站附近,即現時私人屋苑星河明居對面,為避免建築物造成屏風效應,車廠會深入地底興建,伸延至地面數米高。上蓋將不會批給港鐵作物業發展。沙中線大圍站與東鐵及馬鐵大圍站相連;紅磡站是現東鐵紅磡站擴建;何文田站位於山谷道邨原址挖掘山洞而建;金鐘站則是港島線金鐘站擴建而成,乘客可轉乘港島線。
港鐵會同時興建觀塘線延長線,終站由油麻地伸延經黃埔然後以何文田為終站,延長線為黃埔提供鐵路服務,黃埔居民花數分鐘便可抵旺角,或在何文田站轉沙中線過海。觀塘線何文田站與沙中線何文田站設計將會是「上下鋪」,轉車乘客要上落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