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塊移動:金融股政策風險增 候低吸基建股

板塊移動:金融股政策風險增 候低吸基建股

溫總「煞車」言論對港股殺傷力強大,恒生指數繼上周五急挫逾千點後,昨再暴瀉1526點,單是兩個交易日便錄得逾8%跌幅。身處這個股壇風暴當中,投資策略便要更加謹慎。事實上,主宰港股前景的中國金融政策仍未明朗,的確為大市添憂,惟十一五政策落實國家基建大計,大跌市料可為穩健投資者帶來低吸基建股的理想時機。 記者:杜思敏

受惠國家十一五基建計劃的中交建設(1800),在上周五大跌市時已顯現王者姿態,成為H股指數成份股唯一逆市上升的股份。昨日H指急瀉6.4%,中交建亦僅跌2.8%。由於基建為國家長線規劃,落實後不會輕易改變,以基本因素論,受惠股份前景較有保證。

券商薦中交 可分段低吸

不少證券商都看好中交建,反映其甚具長線投資價值,倘若跌市持續,投資者可分段低吸。瑞銀、光大證券和里昂,給予中交建的目標價分別為27元、29元和32元,較昨日收市價有介乎13%至34%潛在升幅。
此外,國內鐵路建設市場最大承包商中國中鐵將以「先A後H」上市,甚受矚目,其影子股亦備受關注。其他本港上市的基建股昨亦在大跌市中靠穩(見表)。
股市大瀉,令主要收益來自金融市場的保險股大受沽壓,雖然內地保險業前景看俏,惟在不穩定的市況下,投資者亦應暫避保險股。

人事變動 政策添變數

目前內地金融政策仍未穩定,在中共十七大會議後,市場盛傳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可能卸任,現任證監會主席尚福林則為熱門接任人選,這將為內地金融政策加添變數。因信奉市場經濟的周小川較為傾向人民幣加快升值,倘若尚福林上場,人民幣升值速度或未必如市場預期快。
英國投資銀行嘉誠集團發表報告亦指,尚福林的作風與周小川不同,尚福林或會直接用行政手段進行調控,而非貨幣政策,在不明朗的因素下,金融股風險難免會增加。六大內地銀行股昨日跌幅介乎3.9%至9.7%。

中資金融股急挫

招商銀行(3968)
昨收報(變幅):$36.15(-3.9%)

工商銀行(1398)
昨收報(變幅):$6.51(-4.7%)

建設銀行(939)
昨收報(變幅):$7.75(-6.2%)

中信銀行(998)
昨收報(變幅):$5.97(-7.2%)

交通銀行(3328)
昨收報(變幅):$12.14(-8.2%)

中國銀行(3988)
昨收報(變幅):$4.57(-9.7%)

中國平安(2318)
昨收報(變幅):$100.30(-4.4%)

中國人壽(2628)
昨收報(變幅):$47.80(-4.8%)

中國財險(2328)
昨收報(變幅):$14.56(-7.4%)

基建股抗跌力強

長江基建(1038)
昨收報(變幅):$29.70(+1.0%)

合和基建(737)
昨收報(變幅):$7.15(-1.2%)

新創建(659)
昨收報(變幅):$25.50(-2.3%)

中交建(1800)
昨收報(變幅):$23.9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