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恩典 - 陶傑

文明恩典 - 陶傑

《色,戒》風頭勁,在偉仔和湯唯的陰囊乳暈之間,忽略了另一齣很重要,但是對許多人也很沉悶的《奇異恩典》。
主角是十八世紀末下議院獨立議員韋伯福(WilliamWilberforce)的故事。韋伯福是基督教徒,一生致力於廢除黑奴販賣。今年是英國廢除黑奴二百周年,電影紀念這位歷史人物的功勳。
韋伯福是約克人,約克是英國的鄉下,約克人的性格比一般英格蘭人豪爽率直。韋伯福在劍橋聖約翰書院讀書──也就是讀博士的查良鏞先生的先輩校友──在那裏,他結識了一位叫辟特的同學,這位同學後來成為英國史上最年輕的首相。韋伯福與辟特同時從政,對於廢除黑奴的主張,老同學很同情,暗中支持他,但國會的保守勢力很大,許多議員都是「工商界」,他們的生意,都需要黑奴的廉價成本。
韋伯福在下議院,一年年提出禁止販賣黑奴的動議,一年年遭到否決。商人議員攻擊他,說他與隔海的法國革命勾結,廢除黑奴販賣,是受了法國人權思想影響,下一步,他就要推翻皇室的。因為韋伯福去過法國旅行,他會法文,當時的英國議院,很懼怕法國的革命思想蔓延到英倫,保守黨的商界政客也給他扣帽子,暗示他是「內奸」,是皇室的敵人。
但是一個文明社會,與一個野蠻的世界,分別就在這裏:韋伯福堅持信仰,他認為販賣黑奴是不道德的,他是一位雄辯家,他喜歡唱歌,他一年年在議會不斷遊說黨派,在街上派傳單,他認定人權就是國際潮流,面對議會不友善的奴隸主勢力,他鍥而不捨,努力了十八年,終於在下議院通過禁販黑奴的法案。
《奇異恩典》可能令香港的觀眾沉悶,因為沒有男主角的陰囊蛋蛋,也沒有哪個女主角的腋毛和乳頭,下議院的辯論,沒有粗野的辱罵,也沒有中國文革式的鬥爭,沒有拳打腳踢吐口水的動作──這一切,都是一齣中國戲劇對於其觀眾的所謂「賣點」──但《奇異恩典》有第一流的演說,有比起Pressfor或Pressurize更層次高尚的英文可供學習,字幕譯得好,更重要的是:故事結局,主角在下議院的投票通過,當初反對他的政敵,都被他的良心和信仰說服,遵守民主的遊戲規則,敬重這位孤獨的戰士,紛紛過來,跟他握手。
這是一八○二年,民主確實需要優秀的基因,要胸襟、理性、教養、民主不適合森林裏的猩猩,看《奇異恩典》,如果你覺得悶,睡着了,那就睡吧,六十元的票價,有冷氣,座位舒適,睡一覺,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