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要靚也要命,佩戴耳環要小心。有整形外科醫生指,不少女士愛佩戴大圈耳環被旁人勾到或脫衣服時忘記脫下,令耳珠撕裂,需要做手術把兩邊的耳珠縫合;醫生又提醒愛美男女在穿耳前三思,因為部份人因體質問題,穿耳後會長出俗稱「衰瘌」的瘢(粵音:班)瘤(Keloid),令耳珠發大,手術切除後,兩邊耳孔或不對稱,得不償失。 記者:張嘉雯
整形外科醫生馬芳蔭指出,不少人戴耳環後,因為不小心拉扯,令耳珠撕裂,「特別係嗰啲個圈好大嘅耳環,一除衫就扯甩,或者飲酒,唔小心被人拉到,輕則流血,重則撕裂。」
他表示,耳珠撕裂後分開兩邊,傷口會慢慢復原,由於兩邊皮膚完好不能接駁,醫生會先把兩邊的皮膚稍稍切除,再接合兩邊耳珠,把表皮及底皮縫好,手術需時15分鐘,病人需要局部麻醉,復原後會有小疤痕,約一星期可拆線,三至四個月後,才可重新穿耳。
馬指出,耳珠撕裂的個案任何年齡人士均有,不少長者也會耳珠撕裂,與長年累月佩戴較重型的耳環有關。
穿環其實風險重重,除了感染細菌外,病人穿環的位置也有可能會長出「瘢瘤」,需要做手術切走。瘢瘤是在皮膚受損後形成,最常見於耳朵、胸前、肩膊及背部。皮膚生暗瘡、接受卡介苗注射、被蟲咬或其他外傷均有可能造成,瘢瘤無癢無痛,對健康沒有影響,純粹影響外觀。
切瘤後要重造耳珠
其實,瘢瘤又稱為「疤痕增長症」,本身屬於「疤痕體質」者,容易出現,所謂疤痕體質,即平日受傷後,皮膚容易留下疤痕者。
切除瘢瘤手術需要局部麻醉,手術需30分鐘至一小時,病人在未拆線時,需接受兩至三次電療,減低纖維細胞的活躍性,減少膠原的製造,幫助傷口癒合,「因為切咗個瘤之後,耳珠可能所剩無幾,或者左右耳唔對稱,就要重做番,借耳背啲皮做番個耳珠。」
他解釋,東方人較易長瘢瘤,成因不明,即使是手術後,也有極大可能復發,故勸喻巿民穿環前要三思,「大部份人之前都唔知自己係容易生Keloid,到生咗先知,所以其實最好都係唔好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