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李活編劇,DVD分紅不夠,網上播片播刻沒分紅,於是跟製片人大決裂,罷工。
香港編劇,連DVD分紅都沒有,底薪更是微薄,劇本被改編拍製成荷李活電影《無間道風雲》的港產電影《無間道》編劇莊文強坦言:「我們待遇當然不算好。」接着一句補白:「但我們要接受現實。」
接受現實,說來帶點欷歔。香港編劇很艱辛,入行難,底薪少,寫好一個劇本,只一次過收錢,即使電影或電視劇製成DVD重播,也沒有DVD分紅,給沒戲開的日子一個起碼的生活保證。因此香港編劇大多兼職否則會「餓死」。
莊文強自己1993年浸會電影系畢業後,94年投身無綫任職宣傳撰稿員,編劇只是他的兼職,口裏一句又一句都是香港編劇之苦:
「香港編劇一向沒有DVD分紅,早已習慣。」
「一部300萬、400萬預算的電影,編劇底薪大約只佔1%,即30,000至40,000元,純利分紅多寡又因人而異,所以除非每年寫五至六部劇本,否則沒法子生活。」
美國編劇地位高 爭取權益合理
「我看見不少後生仔要做編劇,但過了一個月就離開,因為找不到錢。」「編劇是很搵笨的工作。好彩我不是高消費族。」
一齣《無間道》票房高達5,500萬,莊文強試過有DVD分紅,加上獲荷李活賞識,總括有十多萬收入,已經心滿意足。他沒想過香港編劇會像荷李活同行那般罷工爭取權益。原因?他說,荷李活編劇地位高。「美國拍劇是以劇本主導,導演要找好劇本拍。香港是導演主導,導演連編劇工作也做。美國編劇地位重要得多,爭取權益一點不過份。」
而且,「美國編劇投稿後,若劇本公司覺得有作為,就會用1,500美元(11,700港元)賣下;若劇本獲導演看中後,編劇又有錢分;拍成電影後,編劇收入更是驚人得很!香港嘛,劇本投出後,不能拍成片的話,編劇一定無錢分,劇本更會塞入櫃桶,永遠沒出頭天。」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