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科技基金 仍餘40億資助額

創新科技基金 仍餘40億資助額

【本報訊】創新科技署推出的創新及科技支援計劃,一年多以來,旗下5個研發中心平均每個處理7至10個科研項目。業界認為,研發中心有助本港產業提升價值鏈,並建議多作推廣,讓更多企業利用資助。
規模達50億元的創新及科技基金,自99年成立以來,合共批出逾千個項目,涉及金額約30億元,當中用於創新及科技支援計劃佔80%,主要用作電氣及電子、資訊科技和基礎工業的科研項目。創新科技署署長王錫基稱,基金仍有40億元可供運用,全因為基金的投資管理效益所致。

支援計劃委員倡多宣傳

創新及科技支援計劃評審委員會委員林健鋒稱,新成立的科研支援計劃成效良好,例如以往只從瑞士進口的錶肉機芯,現已透過計劃自行研發;而汽車零部件研發中心更已有成果,獲內地汽車公司採用作商業化生產。他建議政府多宣傳有關支援計劃,推廣科研成果,讓更多人認識及利用科研提升產品附加值。
資助研發的項目亦多樣化,包括解決羊毛衫起毛粒的問題,利用納米技術令食物更易吸收,耗電量可減少50%且畫面更清晰的動態LED背光電視,有助手提電話及MP3機縮小體積的晶片等。如利豐(494)及貿易通(536)旗下亦有份參與的物流服務平台,及互聯互通射頻識別交換閘項目,便成功申請有關資助額999.9萬元。

每中心平均處理10項目

王錫基稱,去年4月成立的5個創新科技研發中心,平均每個中心處理7至10個研發項目,當中汽車零部件中心由工業界投入的科研費用,平均達30%。他指出,殖民地時期,本港科研基礎薄弱,但起步遲也有好處,因科技發展迅速,可跳過已被取代的技術;本港近數年的科研能力不斷上升,如科研人員由2000年的9800人,增加至05年的2.2萬人;科研費用佔本地生產總值由0.47%升至0.79%,整體研發開支由62億提升至11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