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公園或殺入中東

海洋公園或殺入中東

【本報訊】兩個主題公園,兩種命運。廸士尼被指冷清,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馬時亨透露,或無可避免要再注資擴建;相反海洋公園獲海外及內地城市垂青,有意在當地另建海洋公園。
有學者擔心政府注資廸士尼如「入無底深潭」,海洋公園則證明「本地薑都可以好辣」。

研究注資迪士尼

政府斥141億元興建的廸士尼常遭詬病,馬時亨日前接受傳媒訪問時,否認樂園面積不足令遊客卻步,但認為擴建可提供新鮮感,吸引遊人重遊。擴建需資金。他說大股東政府若不注資,股權會減少:「這個公園是香港人擁有,我們是大股東。」他說注資額等有待研究,廸士尼第二期主題未定。他又說出讓股權予廸士尼代替注資未必可行,因政府持有57%股權,廸士尼佔43%,若政府要保留大股東地位,最多只可交換6%,約8億多元,不足應付擴建。
另外,海洋公園主席盛智文證實,沙地阿拉伯及上海等曾提出合作建議,包括在當地建海洋公園的可行性,他也將親往沙地阿拉伯商討,但一切只屬「非常初步」階段。
中文大學經濟系副教授關焯照說,廸士尼人流少因面積過細及管理不善,政府再注資或如入無底深潭。他說,廸士尼應發行債券及借貸等自行融資。他又指,海洋公園可透過與外地合作而獲利,並提升國際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