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手記:蘋果大Phone收 - 阿股

矽谷手記:蘋果大Phone收 - 阿股

蘋果公司的iPhone,從面世到推出之後,不停有相關新聞傳出。面世前,曾有好事之徒到美國專利局翻查紀錄,發現蘋果申請一個通訊儀器的專利,因而揣測蘋果公司正暗地裏研製iPhone。

已售112萬部iPhone

蘋果在宣佈推出iPhone後,又遭到思科的指控,謂蘋果採用iPhone的名字侵犯商標,最後雙方庭外和解。iPhone推出當日更是墟冚,全國均有擁躉提早幾天在蘋果分店外輪候購買。
推出後兩個月,iPhone減價至200美元,惹來首輪購買人士不滿,有用戶更向蘋果公司提出100萬美元的訴訟。為了向用戶致歉,蘋果讓這批消費者索取100美元的購物券,但只適用於購買旗下電腦產品,不能於iTunes購買歌曲。有指因歌曲要與唱片公司拆賬,蘋果為了減少損失而作出限制。
10月22日蘋果宣佈季度業績,iPhone的推出令公司帶來豐厚盈利,單計上一季,iPhone已售出112萬部,附帶提高蘋果電腦的銷量;每股盈利為1.01美元,較去年同期高出1.6倍。加上新作業系統Leopard剛出爐,蘋果更提高下季營利展望,令股價由174美元跳升至186美元。
蘋果剛推出iPhone時,由AT&T獨家包辦iPhone的電話及上網服務,月費由59.99美元起。在蘋果業績報告內,有一欄1.18億美元的收入是「iPhone有關產品及服務收入」。有市場人士認為,該收入是AT&T與蘋果公司共享營利的協議,估計每一位電話客戶為蘋果公司帶來每月18美元收入,相信這是蘋果公司減價的原因之一。以iPhone售價400美元計算,每一部iPhone的利潤大約為135美元;電話費收入每月18美元,全年合計便達216美元。權衡之下,減價吸引買家會為公司帶來更長遠的利益。
此外,AT&T同樣受惠於iPhone,上季便錄得200萬新流動電話用戶,其中112萬是iPhone用戶。但蘋果的季度報告指,期內共售出140萬部iPhone,估計相差的30萬部iPhone可能已被「開鎖」,採用其他電話公司服務。

惟有Google可較量

與此同時,其他公司也紛紛推出抗衡iPhone和iPod的產品,電話公司Sprint將在11月初推出SprintTouch電話,售價250美元;Verizon則會在11月底推出Voyager,售價待定;微軟將會在11月推出新一代mp3隨身聽Zune。
縱然如此,蘋果仍然在電子產品市場遙遙領前,連財雄勢大的微軟想搶奪隨身聽市場也是徒勞無功。唯一能與蘋果一較高下的,相信只有Google,市場亦不停有傳聞指Google快將推出G-Phone與iPhone比拼。惟當Google行政總裁EricSchmidt被問及此事時,他立刻從口袋掏出iPhone,指自己也是iPhone用戶,更是蘋果公司的董事會成員,不便討論公司新產品。
阿股
電郵地址: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