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上周公佈的數據頗令人驚喜,第3季經濟增長達3.9%,而10月新增非農業職位則多達16.6萬份,反映美國經濟韌力確比一般人預期為佳。
不過,美元能否轉弱為強,仍要視乎日後公佈的數據能否維持勁勢而定。我個人則認為美元短線超賣嚴重,不排除會有較大幅度的反彈,但長線來說則美國確實有意用弱美元來救經濟,因此美元中長線仍然要繼續往下尋底。
聯儲局上周減息0.25厘,與市場預期脗合。正如我之前所說,利率期貨市場所顯示的機率若超過九成,準確程度甚高,聯儲局若抗拒減息,必然會在之前出口術為減息降溫,以減少對市場的衝擊。聯儲局沒有這樣做,足以反映對微幅減息沒有異議。
根據會後聲明,聯儲局認為經濟仍在擴張,但樓市滑坡可能會令經濟出現放緩,而最值得注意的,是聲明重提通脹風險,指「通脹上檔風險與經濟增長下檔風險相若」,意味聯儲局在通脹壓力膨脹下,對進一步下調息率抱審慎態度。
儲局再減息態度審慎
我早已說過,美國息率前景未必是單程路,切勿一廂情願地以為減息周期開始,美息便會有退無進,因為美國正面臨極大的通脹風險,如商品價格尤其油價飛升,對美國國民影響甚大,而美元疲弱亦會引入進口通脹,特別是美國不斷施壓要求人民幣加快升值步伐,更隨時會招來反效果,因為「中國製造」的貨品已是美國國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人民幣若加快升值,只會令美國通脹壓力越來越大。
無論如何,我相信今次會後聲明已向市場表明不要對12月11日的會議再減息懷有太大憧憬,而美息若短線見底,對穩定美元滙價亦有一定幫助,因為一線貨幣中,除了個別貨幣如紐元、澳元和英鎊的息率高於美元外,加元息率現時只與美息看齊,而歐元、瑞郎和日圓仍未擺脫息差劣勢,美元所處的息差形勢並非一面倒。
瑞士EFG私人銀行副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