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板上市僅兩間遜去年

創板上市僅兩間遜去年

【本報訊】今年在創業板上市的公司至今只有兩家,其中一家是剛於上周五掛牌的網龍(8288),以現時只餘下不足兩個月計,相信較去年全年有6家上市進一步下滑。希望能將創業板搞活的創業板改革諮詢文件,上周三諮詢期完結,市場人士對改革建議抱正面態度,惟最終仍要靠上市公司實力吸引投資者。
有投資銀行界人士稱,諮詢文件建議要提高創業板公司的門檻,但事實上,近年港交所(388)暗地裏已收緊公司上創業板的尺度,即使符合現行上市規則要求,若上市委員會認為有關公司未必能持續營運,仍然不會批准上市。
此外,近年中國證監會亦收緊審批國內細規模H股公司來港創業板上市,加上創業板公司上市集資規模小,投資銀行所賺無多,積極性亦減低。但他強調,市場並沒有對「8字頭公司」戴有色眼鏡,只要有業務基礎,規模達7000至8000萬元的配股活動,大多亦可順利完成。他認為,創業板仍然「有得做」。

投行指仍有可為

作為投資者,德盛安聯資產市務部總監李漢傑認為,他們最關注是上市公司基本因素、風險和回報,而有關的改革建議不會對公司基本因素有影響。
松景科技(8013)主席趙亨泰認為,改革建議要提高門檻,對創業板市場發展正面,可以提高創業板的質素;他指創業板現時市場反應淡靜,多少與其負面形象有關;而創業板有其一定功能,只要稍作調整,仍可成為有效的集資平台。
今年首家創業板上市的精英國際(8313),其執行董事及行政總裁李健誠指出,有關改革建議對公司沒有影響,因為該公司亦能符合有關新建議要求。
根據改革建議,申請在創業板上市公司的市值,將由4600萬元提升至1億元;而過去兩年來自業務活動的現金流總值至少達2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