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磚牆木樓梯70年不變<br>專題報道:九龍塘瑪利諾小學 申列法定古蹟

紅磚牆木樓梯70年不變
專題報道:九龍塘瑪利諾小學 申列法定古蹟

曾經培育出龔如心、李麗娟、梁詠琪等官商及娛樂名人的傳統名校瑪利諾修院學校,其有70年歷史的小學部校舍,早於1992年獲評為三級歷史建築,有關辦學團體早前主動「獻身」,罕有地向政府申請重新評級,希望「三級跳」,被列為不可清拆的法定古蹟,並定期對外開放讓市民參觀,現時只待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拍板。 記者:林浚川、黃偉駿

瑪利諾修院學校創辦於1925年,界限街校舍則於1937年落成,至今有70年歷史,現為小學部校址。校方近日舉辦開放日,讓新舊學生及市民認識這座九龍塘區的地標,同時透露已向政府申請將校舍列為法定古蹟。瑪利諾修院學校小學部校長羅曾潔貞表示,辦學團體希望校舍可以永久保留,因此主動邀請政府重新評級,「我哋好有信心申請成功。」

哥德式建築風格

據羅太指出,校園當年按美國修院藍圖設計,融入羅馬風格、哥德式及帕拉第奧建築風格,因此校舍別具特色,如仿修女帽的尖形拱門,已成為瑪利諾修院學校的標誌。此外,校舍的紅磚牆、木樓梯、木地板及銅門鎖等,全部70年不變。據悉,校舍今次申請列入法定古蹟,是因為古物諮詢委員會主席何承天早前探訪校舍時,盛讚校舍一磚一瓦都保存良好,提議校方考慮申請評級而促成。
除了建築風格,該校舍歷年來曾作為教會場地、婦女繡花房,甚至是日軍的醫院和牧場,令校舍加添歷史意義。身兼建築師及古物諮詢委員會委員的林雲峯稱,該校舍1992年時被評為三級歷史建築,與其美國新派建築風格有關,「以前較為着重雕龍雕鳳,如果係歐洲古典式建築,就會評高啲。」他表示近年連串爭取保育事件,已令社會對古蹟重新定義。

一勞永逸免清拆

現時全港共有82項法定古蹟,根據《古物及古蹟條例》規定,一、二、三級古蹟均可被清拆,只有法定古蹟不能裝修或清拆,但政府為免被指侵犯私人業權,一向極少將私人物業列為法定古蹟。不過,林雲峯表示,由業權人主動提出將物業列法定古蹟的做法同樣罕見。「業權人提出申請,可能係希望政府補貼每年數以百萬元昂貴保養古蹟嘅開支,也可能擔心建築物有被清拆的一日,索性列做法定古蹟,一勞永逸。」
另有古物諮詢委員表示,由於校舍列作法定古蹟後將可獲公帑補貼維修,故此政府作出決定前,可能會跟業權人商討條件,包括能否定期開放部份校園予公眾參觀。
發展局發言人表示,古物古蹟辦事處早前收到校方申請將校舍列為法定古蹟,現正研究,稍後會向身兼古物事務監督的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提交報告,決定是否需再徵詢古物諮詢委員會意見。舊生藝人梁詠琪希望校舍可列為法定古蹟,「呢度有我同好多舊生嘅回憶。」

瑪利諾修院學校(小學部)資料

校址:九龍窩打老道130號
創校年份:1925年
落成年份:1937年
面積:18,697平方米
學生數目:1,150人
建築特色:美式傳教士修院,具田園風格,有別於古典歐陸式奢華,外牆以紅磚建成,樓梯、地板則以木材為主,幾乎所有建築物料由落成至今完好無缺
建築物歷史:當中一個繡花房曾給鄰近基層婦女作手工藝幫補家計;二次大戰日軍徵用為軍人醫院;草坪淪為日軍戰馬牧場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瑪利諾修院學校紅磚設計已令學校成為九龍塘區地標。

校友名人輩出

李麗娟
前任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5歲即入讀瑪利諾

劉健儀
立法會議員,是李麗娟學姊

陳甘美華
民政事務總署署長

余黎青萍
前教育署署長,現為瑪利諾修院學校基金副主席

關嘉美
家庭醫生,60年代入學

梁詠琪
藝人,80年代入讀瑪利諾,畢業後仍經常參與學校活動

李嘉欣
藝人,於瑪利諾讀中學,14歲被發掘當模特兒

王以智
滙豐私人銀行亞洲區行政總裁,因花逾億元學拉丁舞成為全城熱話

龔如心(已故)
被《福布斯雜誌》評為亞洲女首富,據悉她於1950年代婚後才入讀瑪利諾中五班級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李麗娟

梁詠琪

作育英才
李麗娟做義工城寨教書

由瑪利諾修會創辦的瑪利諾修院學校,學生都受到修女無私奉獻精神薰陶,如人稱「眾人媽打」的民政事務局前常任秘書長李麗娟,學生時代就曾與大姊李清娟雙雙進入龍蛇混雜的九龍城寨教小朋友英文,她形容修女的教誨令學生都熱心服務社會。

五姊妹均是校友

「嗰陣細細個都唔知城寨係乜嘢地方,好大膽同家姐入去教小朋友英文,可能次次都喺朝頭早,所以唔覺有乜惡人出現。」李麗娟憶述,當年一家五姊妹都是瑪利諾學生,她與大家姐更加入學校「聖母軍」義工隊,曾到城寨教書,從來不覺得城寨恐怖,長大後才知城寨是惡名昭彰的三不管地帶。
家庭醫生關嘉美言論出位,有「至潮醫生」稱號,但學生時代面對修女,關會屈膝、雙手提起左右裙角行禮,是典型的西式淑女禮儀。「今日我做到醫生,又敢挑戰權威,有賴修女教導。」關嘉美形容自己入學初時非常頑皮,但修女依然耐心教導,令她成績猛進,每年都名列三甲,並培養出獨立思考及批判精神。「我以身為瑪利諾修院學校學生為榮。」
本報記者

校舍以美國修院建築為藍圖,禮堂設計樸實而莊嚴。

全木製樓梯至今已有70年歷史,但保養優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