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老千騙港商3000萬<br>12間公司中招 舉家潛逃澳門

台灣老千騙港商3000萬
12間公司中招 舉家潛逃澳門

【本報訊】一名持馬來西亞護照的台灣人,涉嫌以國際貨運代理的名義先後在中港台三地行騙。過去三個月,他閃電騙走本港12家物流貨運公司合共3,000多萬元後舉家潛逃澳門失蹤。警方正透過國際刑警組織展開通緝。

警方消息稱,涉案的台灣騙徒梁×盛,36歲,其馬來西亞護照上的姓氏為Leo,警方根據其出境紀錄,發現他與妻子及7歲大的兒子於上月尾先後前往澳門,然後失蹤。
據悉,該名姓梁男子大約四年前在台灣以中介人身份經營貨運代理,捲走數家公司約6,000萬台幣(折合約1,500萬港幣)後失蹤,台灣警方事後展開通緝。

公司上鎖人去樓空

04年開始,梁夥同親友出現在內地上海和深圳,同樣以經營貨運代理的名義行騙,其間,他多次來港。至7月中,他在沙田安平街開設國際貨運代理公司,以中介人身份在內地接洽託運業務,然後聯絡本港的貨運公司付運,從中賺取佣金。
據一名上月2日始獲聘在該公司任營業代表的前職員向記者說,梁大部份時間不在公司內,只是用電話遙控。他上班不久便有數家貨運公司登門討債,涉及的款項由20萬至800萬元不等,其後亦收到來自台灣「行家」的傳真,追討一筆多年前的欠款。
「一路俾人追債,佢仲一路迫我Call客,叫我同啲客講,啲數會一次過清晒。」他說,公司內除了他與另外一名姓黃男職員外,尚有一名女會計。至上月24日,梁將公司內的文件和印鑑取走後,指他「若沒甚麼工作,可以放幾天假」。翌日,他返回公司時,發現大門上鎖人去樓空,致電梁的手機無人接聽。
此後數日,多家往上址追債的貨運公司發現梁失蹤後,先後往警署報案,有人更在網上以「物流業可恥的人」為題,揭露梁的行徑。
警方發言人表示,由上月29日至本月2日,警方共收到12家公司報案,指無法收到一家貨運代理公司合共3,000多萬元的欠款。警方將案件列作詐騙案處理,由沙田警區重案組接手調查。

以中介人身份拉客

據其中一家被拖欠數十萬款項的跨國貨運公司姓林經理向記者說:「佢(梁)拖我哋幾十萬數未還,仲要我接一單60萬嘅生意。」林說,一般空運收取的費用是25元1公斤,但梁以中間人身份,在內地以每公斤18至20元的價錢拉客,「佢唔單止冇錢賺,仲要蝕好多,邊有生意咁做㗎?」他說。
香港貨運物流業協會發言人表示,該會屬下共有345家貨運公司,案中涉嫌行騙的國際貨運代理並非該會會員。

台漢行騙港商示意圖

1)今年7月開始,騙徒以運貨中介人身份,以超低價格在內地接洽託運業務

2)騙徒聯絡本港多家貨運公司付運貨物,但拖欠付款

3)上月24日,貨運公司人員上門討債時,發現人去樓空,懷疑被騙後往警署報案

特稿
拖數一個月行規被利用

沙田揭發的貨運業集體被騙案暴露了業內不成文的「砸數」漏洞,令害群之馬有機可乘,一名不願透露姓名跨國貨運公司管理層稱,「做貨運物流呢行,最緊要係誠信,𠵱家業界容許行家『砸數』一個月,當然要睇埋實力同信譽,一般中型公司普遍被『砸』數逾百萬,大公司更加閒閒哋被拖數幾百萬元!」
這名貨運公司高層解釋,因為貨運業整個流程複雜,當中牽涉付貨人、中介人、另一地的貨運公司等,隨時涉及兩、三處城市及國家,彼此環環相扣,一般貨物由付運起至送抵最終目的地可能要一周至幾周,中間牽涉的公司要收足貨款可能歷時兩、三星期,所以現時行內不成文規定業界可延遲一個月才「找數」。
他續稱,「砸數」的行規在香港貨運物流業十分普遍,反映行業甚為成熟,同行講個信字,但這次集體騙案正是有騙徒看準行規漏洞行騙,希望業界引以為鑑。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