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平安保險(2318)執行董事兼總經理張子欣表示,今年首三季盈利部份得益於投資市場暢旺,因此錄得「超常規」速度的增長,他對第四季的投資市場亦感樂觀,未來仍會看好投資市場。他指出,公司盈利沒有可能每年均增長超過1倍,但集團有信心長遠而言,盈利會錄得穩定增長,加上利率上升,有利於集團的債券投資,預期集團的保險及銀行業務規模及利潤,會維持雙位數字增長。 記者楊國姿上海報道
張子欣在上海說,由於基建和商務物業投資有很大空間,故集團未來對港口、水務及鐵路業務均有興趣投資,只要風險可控;而集團有數百億元(人民幣.下同)的第三方代客理財業務中,部份資金亦將用於投資基建。
設專組拓鄉鎮保險業
另外,平保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馬明哲表示,隨着鄉鎮居民的收入不斷增加,集團將會建立專門的部門,發展鄉鎮保險業務(即二元化業務),今年已經在30多個地方開始試點運作,未來將會在大中城市以外逐步推進。
為了配合集團發展成金融工廠,平保已斥資數十億元,於5年前開始在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建立平安運營管理中心,中心已於今年3月落成及使用,集團預計到2009年,員工人數會由4400人增加近1倍,至8400人。
馬明哲指出,6年前開始策劃在上海興建後勤中心,建築面積14.7萬平方米,每平方米建築成本為7000元,最多可容納1.2萬人,建立目的有四個:劃一客戶服務標準、提高經營效益、結合各項金融服務、增加成本優勢;該中心功能包括電話服務和銷售,處理文書等。
馬明哲:完善後勤降成本
環球金融業利潤正在下降,平保的競爭對手正在轉型以尋求競爭優勢,平保管理層認為,金融現時是產品,未來是工廠,因此需要持續後勤工序上投資,並結合資訊科技的優勢,提高效率及降低成本。
現時平保除了在深圳及上海設立後勤中心外,在成都亦建立了千多人的後勤中心,並在蘇州建立電話中心,未來還會在中西部地區建立類似中心。
在馬明哲眼中,金融工廠模式是:一個客戶、一張賬單、多種服務和多種產品,不論保單數目有多少,涉及證券買賣抑或其他服務,所有金融服務都會綜合在一起,並發展成可攜帶及高效率的經營模式;馬明哲說:「全面成功的例子只有極少數,這不是一、兩年內能做到,滙豐亦花了七、八年,甚至十年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