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全球第3大證券行美林(MerrillLynch)可謂禍不單行,繼派發6年來首張「見紅」成績表,隨即被評級機構調降其信貸評級,行政總裁奧尼爾最終要引咎辭職後,昨日又傳被美國證監會(SEC)調查,指其涉嫌透過與對冲基金的交易,延報按揭抵押資產的損失,令業績所顯示的虧損金額較實際為少。
根據《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人士報道,美國證監會懷疑美林早已知悉按揭問題對公司的衝擊較其向外披露為大,因而着手調查美林評估按揭抵押證券價值的方法,以及其如何向投資者披露公司所持資產狀況,以審核美林有否為延報按揭抵押資產的損失金額,而與對冲基金達成秘密協議。
知悉內情者舉了一例,就是對冲基金先向美林相關公司購入價值10億美元的商業票據,若該公司一年內無法出售該批票據予其他投資者,便可根據協議於一年後將該批票據回售給美林,美林會向對冲基金提供一定保證的回報,而美林便需為此作資產減值。由於相關交易不會在資產負債表顯示,美林因而可以透過交易把該批資產的損失延遲一年入賬。
美林發言人表示,不會對特定的交易協議置評,只稱對公司評估資產的方法是否恰當有信心。
售票據具利潤保證
消息又指,美林自今年初已不斷嘗試採取不同方法隱瞞按揭抵押證券損失,近日亦陸續慫恿對冲基金購入其高達50億美元的按揭抵押證券。若調查屬實,美林便會被控「涉嫌向市場隱瞞公司財務狀況」的罪名。
早於本周初,已有投資者入稟法院,控告美林發出虛假及誤導聲明,錯估了按揭投資的風險。
根據一些分析師估計,美林在今季或需為按揭資產額外作出約40億美元的減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