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轉強勢<br>套息效應 港元回軟

扭轉強勢
套息效應 港元回軟

金管局入市後,銀行體系結餘增至過百億元,在聯繫滙率保持不變下,港美息差引發顯著套息誘因,美電買盤重現,令港滙回軟至最低見7.7630,較開市時回落約70點子。本港收市後,美電在外圍市亦稍為回軟至7.76位置,隔夜息昨低至2厘。
美國運通銀行高級總監及司庫陸庭龍表示,政府堅決維護聯滙產生效應,基於「水浸」影響,港元短息低美息逾1厘,在聯滙維持不變的前提下,套息誘因大增,觸發美電買盤。
他又指花旗等機構的評級被降低,喚起市場對信貸危機猶未解除的關注,加上大批可調息按揭(ARM)資產,將於本月及明年2月續期,不排除海外投資者對區內股市展望略為調整,激化買電需求。

東亞料不會太快走資

東亞銀行(023)主席李國寶表示,不擔心資金湧入本港造成的泡沫問題,他認為目前本港的經濟及金融體系穩健,料所構成的衝擊不會太大,不會造成如10年前亞洲金融風暴所導致的嚴重後果。他亦相信,資金不會太快流出本港。
李國寶又預期,本港銀行於未來2至3個月內,有機會再減息0.25厘,但會在下周阿里巴巴(1688)凍結的資金回籠後才能決定,甚至有可能在下月減息。
里昂證券亞洲首席經濟師韋卓思出席一個論壇時稱,在可見將來,港元不會與美元脫鈎,亦不會與人民幣掛鈎,因人民幣仍未自由兌換。他指出,日圓在80年代升值不足,最終出現資產泡沫,現時中國或會重蹈覆轍,主要是人行雖然多次加息,但內地名義經濟增長卻高達16%,反映利率水平過低,他呼籲中國應調高利率和加快滙價升值步伐。
人民幣收市價連升4日後,昨收報7.4558,較前日微跌15點子;開市中間價則跌穿7.46大關,報7.4624。但過去一周人民幣滙價,已創05年滙改以來最大一周升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