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想飛:直擊剖鯨實錄 一口油

好想飛:直擊剖鯨實錄 一口油

早兩天,新聞報道說有環保分子在日本和歌山企圖阻止當地漁民出海捕鯨。鯨魚,世界最大的哺乳動物,卻也是世界很多地方,包括挪威日本冰島等都是視之為人間美食,而今次我們來到世界之巔稱譽的城市──巴羅Barrow,為的就是目擊愛斯基摩人捕鯨和剖鯨這個千百年的傳統。
突然,我覺得我很冷血。

文:Catherine 圖:Desmond

親眼見證捕獲第一條鯨魚

10月7日清晨5點30分,室外正下着紛紛細雪,氣溫大約零下5℃。提着行李,在有些微結冰濕滑的路面上,小心翼翼駕着出租車直奔費爾班斯Fairbanks機場,搭乘早上7點30分阿拉斯加航空最早的航機,飛往美洲大陸最北擁有世界之巔稱譽的城市——巴羅Barrow。到埗後,才剛步入機場大堂,便聽見當地人說今天早上已經捕獲剛開始秋季捕鯨節後的第一條鯨魚,稍後便會拖抵岸邊並在海灘即場分割。是的,來此地的其中一個目標便是希望能適逢其會,希望親眼見證一次愛斯基摩人捕鯨和剖鯨的過程。

■市內最貴的酒店(KingEiderInn)。

零下10℃等剖鯨

10月在阿拉斯加已踏入旅遊淡季,機場再找不到當天觀光團,便和在飛機上剛認識的兩位台灣姑娘,在機場門外截獲一輛的士,直奔鯨魚上岸的那個海灘。啊!真的是有一條小鯨魚已擱淺在海灘旁邊,周圍擠滿了正忙着拍照的人,而當地愛斯基摩人正準備用數輛重型鏟車拉小鯨上岸。當準備就緒,小鯨便由鏟車抬起,將牠放在馬路對面鋪滿了細木條的大空地上。我們在零下10℃而且吹着寒風的情況下,等待着捕鯨者來臨。其間一班工作人員及科學家趕緊為鯨魚量度以作紀錄。小鯨魚屬BowheadWhale品種,身長27英尺,大約2歲。不久捕鯨英雄終於出現了,他們與在場人士先擁抱一番,才開始血淋淋的剖鯨一幕。

■學校前寫上愛捕鯨者標語的垃圾箱。

■巴羅市地標與鯨魚骨。

■愛玩的愛斯基摩小孩。

■巴羅市另一地標——巨大鯨魚骨。

鯨脂如油 好惡心

愛斯基摩人剖鯨手法非常熟練,而且合作性強,很快及有系統地便將一條鯨魚,將皮連脂肪部份切成一條條長形脂肪塊排放在一旁,最後連舌頭及內臟也分割出來。鯨魚可吃的部份為皮層連約1吋半脂肪層,肌肉、舌頭、肝、腎、腸及魚鮨。其間熱情的愛斯基摩人將鯨脂muktuk烚熟,還將它分予在場所有人一同分享,這也是我們平生第1次嘗鯨魚肉啊!味道如何呢?唔,黑色的皮層其實相當可口,但脂肪層嘛,就好像放一口油入口,即時有想吐的感覺,蠻惡心呢。

■愛斯基摩婦女用熱水煮熟鯨脂供大家分享。

■可憐的鯨魚等待着被剖的時刻。

■拿着大刀的剖鯨者。

■合作純熟的剖鯨技術。

■愛斯基摩族父老落下剖鯨的第一刀。

■切開後排放在一旁的鯨魚脂肪長條。

■哈哈!我哋啲遊客都有份分享這愛斯基摩人嘅美食呀!

每年限捕51條

巴羅現時人口約4,700人,是阿拉斯加最大的愛斯基摩人社區,大部份的原住民仍從事魚獵與採集的傳統生活。雖然仍有原住民會以傳統方式(用海象皮包在獨木舟面)造船,但現時多被金屬船取代。但為延續文化傳統,船長仍會把如何使用捕鯨叉及把鯨魚拉上岸的技巧教授給兒子。雖然他們仍在海岸獵鯨,但現在法例已嚴格規定他們每年可以獵捕的鯨魚數目。一年分春秋兩季,鯨魚不論大小,每季整個阿拉斯加只可捕捉51條,而巴羅此社區便分有22條的數量。春季捕鯨由5月開始,秋季是由10月,而07年秋季捕鯨節剛好是上個月初開始。你也想親身一睹剖鯨過程的話,下年5月不妨去撞一撞運氣吧!

■Homeofthe-Whalers是巴羅市內的一所高中。

■巴羅市教堂。

■世界之巔機場的美麗夕陽。

出門提一提

簽證︰持特區護照或BNO者均須簽證。查詢:25239011(美國領事館)

機票︰中華航空每星期4班香港經台北到美國阿拉斯加州首府安可列治,經濟客位來回票價由$4,770起。阿拉斯加航空每天均有從安可烈治到巴羅的航班,經濟客位來回票價約$3,800。查詢: http://www.china-airlines.com/hk/index.htm(中華航空)/
http://www.alaskaair.com(阿拉斯加航空)

巴羅市內交通︰沒有公車,的士包車每小時50美元。

時差︰比香港慢十六小時

貨幣:1美元約兌7.8港元(文中價錢已折算為港幣)

電壓︰110V,兩腳扁插頭

旅遊查詢︰ http://www.kingeider.net/king5.html

下周巴羅落雪,-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