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息1/4厘負利率殺到

減息1/4厘負利率殺到

【本報訊】在金管局入市帶動銀行結餘增至逾百億元的資金巨浪下,本港銀行昨日跟隨美國調低存貸利率0.25厘。面對通脹趨升及息率低企局面,銀行界指出,自97年後已絕迹本港的負利率時代(以1個月平均定存息或拆息扣減名義通脹率計算),可能明年初重臨。市場預期,若資金流入及拆息偏軟持續,不排除下次聯儲局12月11日會議前,本港有機會再減息一次。 記者:劉美儀

本地銀行昨日在龍頭行滙豐率先行動下,亦紛紛以減息作回應;是次乃繼9月19日後,本港銀行今年內第二次減息。減息後,滙豐、恒生(011)及中銀香港(2388)的最優惠利率(P),由7.5厘減至7.25厘,標準活期儲蓄(15萬元及以上)利率則由2.25厘降至2厘。

料未來1個月再減息

至於原來P水平位於7.75厘的銀行,包括東亞(023)、渣打香港、永亨(302)、永隆(096)、星展香港、創興(1111)、工銀亞洲(349)、大新(2356)、中信嘉銀、花旗、建銀亞洲、交銀香港、富邦香港(636)等,亦同步將P減低0.25厘,至7.5厘;有關銀行的儲蓄存款利率,以1萬至15萬元計,普遍降至約2.25厘。
金管局日前在市場五度注資後,港元拆息昨明顯偏軟,隔夜息低至3厘以下,1個月拆息亦回落至3.98厘,市場憧憬未來1個月本港再有減息機會。
東亞銀行主席兼行政總裁李國寶出席銀行公會午宴後表示,若資金充裕持續,本港可能在美國下次議息前再減息。花旗集團香港高級經濟顧問羅念祖亦指,若港滙持續面對升值壓力,金管局將入市捍衞聯滙,令拆息進一步低企,本港可能在美國議息前再減息。
對於昨日減息決定,滙豐銀行執行董事王冬勝說,因昨晨1及3個月同業拆息平均已回落約60點子,故有足夠條件減息0.25厘;至於未來會否再減,他指,視乎新股招股凍結的資金下周全面回籠後,息率變化再決定。
滙豐亞太區業務策略及經濟顧問梁兆基補充,若1個月拆息持續低於4厘以下,保持約3.8厘,未來招股活動不會令短息抽緊波動,則本港或存在再減息空間。
資金湧入及持續低息,令本港重燃負利率壓力,恒生銀行副董事長兼行政總裁柯清輝表示,外資持續流入本港,在聯滙制度下,金管局承接美電沽盤,導致港元結餘增加,此舉可能導致負利率出現,構成通脹加劇的風險。

存息快低於通脹

對於本港現時是否已步入負利率年代,仍然是有不同說法。有言論指若剔除寬減差餉因素,9月份本港通脹達2.7%,高於活期存款利率,故負利率已出現。不過,亦有意見認為應以定期存款息或者拆息為標準。
梁兆基則認為應以拆息作參考,他說,按通脹預測及目前1個月拆息水平比較,估計零或負利率情況,將在明年初出現,但他強調,負利率不等如即時出現泡沫,現時與97年有別,目前市場具備實質購買力,暫不覺得資產泡沫形成。

 

負利率時代快重臨,或引發資產泡沫。
程志遠攝

銀行昨紛紛調低按揭息率,供樓人士負擔減輕。
梁鑑章攝

市場預期,未來1個月本港可能再減息。梁鑑章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