罵李柱銘為漢奸一事,最初本以為係左派人士有組織嘅圍攻,類似文革批鬥,先扣帽子,然後搜羅種種不是「罪證」的「罪證」,口誅筆伐兼而有之,務要「人民公敵」跪到地上,痛哭認錯,自摑嘴吧。現在呢,文明啲咯,譚耀宗只係要求李柱銘道歉啫,至於道歉之後跟住有乜下文,我哋呢班「民智未開,唔應該有直選」嘅小市民,邊度會知呀。
李柱銘畀某些人鬧為「漢奸」,非自今日始,佢自己在《城市論壇》已經聽過無數次,左丁山當初冇睇過十月十八日《華爾街日報》(亞洲版)嘅文章,唔知李柱銘真正講乜。本地中文報章之繙譯,會有立場,平時亦唔敢完全相信。直到港大才女徐詠璇在《信報》專欄(十月二十七、二十九日)都大罵李柱銘之後,覺得一定要搵原文睇睇先。睇完原文,再參照十月二十九日《信報》第十二頁嘅港大才子詹德隆譯本(多謝張博士提醒),嘩嘩嘩,唔怪得陳日君樞機話「連啲有份量嘅人都亂咁講,令香港失咗水準。」識吓英文嘅學生都怕且會認為李柱銘原文算係溫和,反對杯葛北京奧運,並且要求國際間「顧及奧運對中國仍能促成的正面影響……全世界的中國人都為北京辦奧運感到驕傲……明年八月,更可能會是歷史上最驕人的一次奧運;但是,若我們只會贏得金牌,但社會在民主、人權及法治上的發展卻仍然停滯不前,全國人民實在又有何得益?」
一啲報章將李柱銘用pressforasignificantimprovementofbasichumanrights嘅pressfor等同於pressurize(施壓力),當然大錯特錯,陸谷孫《英漢大詞典》有一條,pressforananswer,譯做「催某人答覆」,亦可譯做催促、敦促,竭力勸說,唔通香港一啲自稱知識分子報紙嘅編輯連陸谷孫《英漢大詞典》都懶得查?另外,directengagement當然唔係「直接干預或介入」,而係指參與,主動要求傾偈,咁嘅意思,曾特首都鍾意用publicengagement一詞啦。香港政壇內原來好多人唔識英文,英文好好嘅曾鈺成就選擇性地「唔識」。鬧李柱銘可以有好多理由,因呢篇文而鬧佢係漢奸,唔怪得陳日君話自己都唔介意做漢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