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金管局遞交予立法會的文件指出,今年以來本港基本通脹壓力逐步上升,近期食品價格上漲、美元疲弱、人民幣強勁,加上私人住屋租金對整體消費物價指數發揮影響,在內需穩健增長下,該局認為,本地消費物價升勢預期將持續。
截至8月底,按年計本港整體通脹率為1.6%,雖屬溫和,但扣除一次過政府寬減差餉措施的效應後,基本通脹率已達2.7%,市場預計,年底時通脹率將升至3%,明年亦會進一步攀升。
鑑於本港實施聯滙制度,港元名義有效滙率,也隨美元穩步下跌,自02年2月美元開始下滑起,至今年8月間,貿易加權港元名義有效滙率,已錄得接近14%跌幅;因此文件指出,留用進口及貿易貨品價格,預期將會上升,並繼續對整體消費物價指數產生傳導效應。
次按問題困擾全球
另外,次按信貸問題仍然困擾全球金融市場,文件認為,雖然本港作為主要金融中心,暫未見出現系統性問題,而現階段普遍預期美國經濟可以軟着陸,但若美國住屋市場跌勢持續,信貸情況進一步惡化,對經濟增長造成的跌幅,可能遠較預測急劇。若住屋市場的問題蔓延至其他經濟環節,尤其消費開支,對香港帶來的影響可能較大。
本港新股招股頻繁,港元即時支付系統亦錄得龐大結算金額,由6月至10月期間,結算系統每日平均結算量為9110億元,較今年首5個月的7460億元為高,其中9月28日SOHO中國(410)及奧園地產(3883)新股認購款額,連同遠洋地產(3377)退款安排,合共錄得單日1.67萬億元的結算額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