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還可以相信誰? - 高慧然

我們還可以相信誰? - 高慧然

中國貨爆醜聞,我們早已見慣不怪,處之泰然。走平價路線的中國貨,為降低生產成本,放棄質素,在邏輯上是講得通的。中國貨臭名在外,中國貨的用家,一切從經濟出發,購買中國貨前,早已做好了「視死如歸」的準備,有承擔風險的魄力。要廉價還是要質素?那純粹是個人的選擇。
可是日本貨屢爆醜聞,卻超出了我們的想像,讓我們茫然無措,連串醜聞,動搖的不僅是日本產品在消費者心目中神話般的地位,而且動搖了我們對人性的信賴:連日本貨都靠不住了,我們還可以相信誰?
消費者想要購買一件信得過的產品,或是憑經驗,或者靠口碑,有人堅信便宜無好貨用價格取捨,也有人使用的是民族基因篩選法,相信德國人和日本人近乎死板的嚴謹,買車要買德國車,買食物及日常消費品,則首選日貨。
我們從來沒有想過,死板的日本人會狡猾地欺騙消費者,正因為消費者絕對信任,從無半點質疑,所以,他們的騙局可以維持很長時間,御福餅用過期餡料或蒙騙消費者的餡料做餅,做足二十七年!二十七年,比四分一個世紀還漫長的日子裏,生產商一天一天重複着欺騙行為,代代相傳,不受良知煎熬。這真讓人痛心,消費者受創的,何止是銀包和腸胃?最大的創傷在心裏,我們的價值觀動搖了。我們一直以為,人心肉造,我們首先付出信任,別人就會尊重我們的信任。這是錯的。人性如此醜惡,並無民族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