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痛苦!」雖然內地大幅調高油價,內地三大石油公司之一的中石化又承諾,急撥40萬噸柴油往珠三角地區,但珠三角地區柴油荒持續火爆。全港司機大聯盟副主席姚貴昨表示,珠三角多個油站昨擠滿貨車,有司機等足兩小時;他擔心可能有關方面認為「加得唔夠喉」,柴油供應沒如以往在加價後得到紓緩,憂慮內地油價加風可能越來越厲害。
中港貨櫃車排隊入油被趕
中港貨櫃車司機鄧先生稱,皇崗特區橋附近油站昨日就有30、40輛車等候入油,車龍長達一公里,「平時根本唔使排隊,只要10、15分鐘就可以走」。鄧先生指出,他千辛萬苦等了差不多一小時,才排到頭位,詎料,內地邊防人員疑擔心車龍阻塞過關車輛,以油站斷油為由,驅趕司機,要求他們即時離去,「並要拉要鎖」,引起司機不滿。
「好勞氣!」鄧先生表示,內地爆發油荒以來,中港貨櫃司機不滿情緒不斷升高。除要花時間排隊入油外,深圳部份油站配給入油,「初時話可以入500元,去到龍頭又話,只可打300元,我去完寶安,再落返香港,再上返來,都差不多用完了!」
本報記者
新聞背景
中石油中石化減產施壓
2005年下半年,一度肆虐的油荒現象,近日捲土重來。廣東、上海、北京、江蘇、浙江等經濟發達地區都出現油站限量供應柴油或無油加的現象。外界認為,中國成品油定價體制改革,已迫在眉睫,勢在必行!
學者:人為油荒
今年7月底,中石油、中石化等曾向國家發改委遞交了申請成品油加價的計劃,但未獲批准。兩大企業便不約而同放緩煉油生產,一方面可減少巨額虧損,一方面也向政府施壓,令中央政府處於兩難境地,如讓企業得償所願,成品油加價將推動物價上漲,百姓怨聲載道。如果不讓步,可能面臨更為嚴重的油荒問題,進而影響更多行業的發展,拖慢總體經濟發展步伐。迫於無奈下,作出全面調高油價的決定,解一時之困。
目前,兩大集團在成品油流通市場的佔有率高達八成。兩家企業盈利豐厚,加起來逾千億元,讓他們內部消化數十億的煉油虧損完全沒有問題。有學者更提出,「壟斷」企業在分享利益之餘,亦應承擔責任。有媒體認為,當前的油荒是人為造成。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