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論中國:油價大漲背後的高官角力 - 李平

盡論中國:油價大漲背後的高官角力 - 李平

從7月份內地石化三巨頭申請成品油加價,到兩度發生油荒,再到國家發改委突然宣佈大幅加價,背後高官的角力,與中共十七大的舉行環環相扣。被外界稱為「石油幫」的官員,在最高層權力分佈中聲勢大振,但石化三巨頭的地位,同中共十六大比反而下降。

十七大前夕油荒「不藥而癒」

今年7月,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上書國家發改委,要求汽油每噸加價200元、柴油每噸加價150元,結果遭否決。其後,上海周邊城市開始出現油荒,石化三巨頭「逼宮」說不脛而走。
隨着十七大會期臨近,石化巨頭不能不為和諧社會做貢獻,油荒「不藥而癒」。十七大上月在北京舉行,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的總經理蘇樹林、蔣潔敏、傅成玉,都坐上主席台,但在中央委員選舉中成績欠佳,蘇、蔣兩人只入選候補中委,但排名過百,傅更未入局。而在五年前的十六大,石化三巨頭的老總,有一人當選中委、兩人當選候補中委。
不過,以即將退休的國家副主席曾慶紅領銜的「石油幫」(曾在石化系統任職的高官)仍聲勢大振,在九席政治局常委中奪下兩席,賀國強升任中紀委書記、周永康升任中央政法委書記。各地諸侯中的石油幫,還有天津市委書記張高麗、海南省委書記衞留成和可望出任北京市長的現任北京市委副書記王安順。

「石油幫」崛起發改委轉軚

巧合的是,十七大剛閉幕,內地多個省市又出現油荒,國資委主任李榮融也公開表示,有關中石化中石油迫發改委加價的報道不公正。成品油加價,無論對通脹的壓力,還是對民生的影響,都是不言而喻的。令人奇怪的是,正全力落實溫家寶總理穩定物價指示的發改委,突然同意成品油加價,而且,加價幅度竟高過石化巨頭7月的要求。
國家發改委的轉軚,表面上有國際油價暴漲、國內外油價倒掛等理由,但「石油幫」如何發力?日後誰決定石化企業和市場的改革?更值得關注。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