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徐嘉華澳門直擊】香港隊在澳門的第2屆亞洲室內運動會頻頻傳來獎牌喜訊,昨日游泳、北獅及泰拳共增添3金3銀3銅,以28面獎牌暫列獎牌榜第2位;但有1面銅牌進賬的田徑隊卻憂心忡忡,因香港體育學院昨將田徑項目擯出「精英運動項目」之外,所有資助將於3個月後停止。
體院停資助 田總再上訴
昨日「香港欄王」鄧漢昇賽畢60米欄後,香港田徑隊完成今屆所有比賽,阿昇說:「我賽前的目標是入決賽,我做到了(最後以8秒15得第7名),給自己這個告別戰滿分。跑完後感覺好唔捨得,尤其是聽到田徑真的要撤離體院,我相信對正在起步的年輕選手最有影響。」雖然昨日正式退役,但阿昇表示仍會參加香港的田徑聯賽。
香港體院目前有13個精英項目,全部憑比賽成績定去留,每2至4年審核資格,田徑因比賽成績未達標準,本來要在今年3月底出局,但上訴需時,至昨日才有結果。
港田總副主席關琪昨日在澳門說:「我們會再上訴一次,因為部份正在中國參加城運會的選手都入了決賽,成績不俗,希望有轉機。無論結果如何,我們不會停止資助運動員出外比賽及集訓。」
9運動員疑食物中毒
昨日港游泳隊奪3金2銀2銅,3日總數8金4銀5銅,已超越上屆8金5銀3銅的成績。另外,9名來自5個中東國家的運動員,日前懷疑食物中毒,現全部出院。
港田徑運動員反應
蔣偉洪(31歲,香港100米跑紀錄保持者)
「最大影響一定是場地,沒有固定場地,又或者要我們與公眾人士同場練習,質素一定受影響。」
鄧亦峻(21歲,香港200米跑紀錄保持者)
「除場地外,最大影響是體院的後援力量,包括物理治療師的協助,體院的食療亦經營養師審核,對運動員很有幫助。」
溫健儀(32歲,香港6項紀錄保持者,包括100、200米跑)
「我一星期6天都在馬鞍山練習,一練就6小時,最怕以後沒有這個時間保證,對年輕及年長一輩的選手都有影響。」
田嘉賢(20歲,澳門『亞室運』鉛球季軍)
「最怕沒有資助下,以後會減少出外比賽的機會;我今次在『亞室運』拿到的成績,全靠今年出外比賽吸取經驗。」
港隊昨日部份成績
項目:女子4x50米自由泳
選手:港隊 成績:金牌
項目:女子50米蝶泳
選手:施幸余 成績:金牌
項目:女子100米背泳
選手:蔡曉慧 成績:金牌
項目:女子50米蝶泳
選手:韋漢娜 成績:銀牌
項目:女子100米背泳
選手:歐鎧淳 成績:銀牌
項目:北獅規定套路
選手:港隊 成績:銀牌
項目:男子泰拳51-54公斤雛量級
選手:陳啓聰 成績:銅牌
項目:女子200米自由泳
選手:湯嘉珩 成績:銅牌
項目:男子100米背泳
選手:謝旻樹 成績:銅牌
港隊今日焦點賽事
9:00am─女子難度攀岩決賽:廖曉瑩
10:00am─女子英式桌球單打8強:吳安儀、葉蘊妍
10:00am─女子100米個人混合泳:蔡曉慧、施幸余
10:32am─女子100米自由泳:韋漢娜、李亮葵
11:08am─女子50米蛙泳:孫嘉兒、謝健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