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強:醫療券無助長者<br>倡公私合作提供長期照顧

楊永強:醫療券無助長者
倡公私合作提供長期照顧

【本報訊】施政報告中建議大派五億元,向70歲以上長者每年派發共值250元的醫療券,自行選購私人醫療服務,食物及衞生局明言此舉是「錢跟病人走」的第一步。但前任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楊永強認為,派發醫療券未能持續照顧長者的健康,醫療質素也未必有保證。 記者:梁洵瑜

現任中文大學醫學院醫療體系研究中心總監的楊永強,昨日被問及對醫療券的看法時,他很關注推出醫療券的構思,他強調有關概念是好的,但由於長者很多慢性病,「如果只派幾張50蚊嘅醫療券畀佢哋,佢哋去邊度睇醫生都唔知,病人可以去呢度睇,又去第二度睇吓,唔能夠持續照顧長者嘅健康。」

推強醫金好時機

他建議,可安排一名醫生或家庭醫生跟進長者,並就長者的病情與公立醫院的專科保持聯繫,既能公私營合作,長者的健康也獲得持續性照顧。
對於政府將增加醫療開支至400億,他認為「好快會用晒」,並指現時「經濟環境好係好時機」推行醫療融資。
政府將於年底前推出醫療改革方案,健康與醫療發展諮詢委員會下月開會,就方案「埋尾」。保險業聯會建議推行強制醫療保險,轄下的醫療保險業協會主席梁陳秀荷指出,若在職人士全民買保險,料入場費每年少於2,400元,即每月每人供低於200元醫療保險。
現時連同公司及個人類別,本港約有300萬人次購買醫療保險,公司購買的保費平均每年為2,400元,個人為2,300元,若實行強制醫療保險,將約多100萬名在職人士購買,保費必定下調,屆時連精神病等現時不保險的疾病也列入保障範圍,並無受保年齡限制及不會「斷保」。業內將會實施良好作業守則,保障公眾。
近年越來越多人購買醫療保險,去年購買人次較前年上升9%,保費則上升15%,由05年的61億升至去年70億港元,估計明年保費會因通脹及醫療收費上調等因素而調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