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價8億 史上最貴第四代戰機

造價8億 史上最貴第四代戰機

F2戰機是日本航空自衞隊的主力戰機,是代替日本國產F1戰的後戰機。一架的造價是120億日圓(逾8億港元),堪稱史上最貴的第四代戰機。
1980年代最初開發時,日本原計劃將F2完全國產,以求軍事上自力更生。不過,美國為了繼控制日本軍事力量及為本國軍工業帶來賺錢機會,所以向日本極力施壓,提出合研方案,最後F2由日本三菱重工和和美國軍火商洛歇馬丁合作研製。

被指過份追求高科技

合研的成果下,F2被視有美國F16的翻版,外形和體積跟F16沒有大區別,只是F2機展和機長稍大,機身稍矮。儘管如此,F2新研製部份約佔50%,按日本自衞隊要求下,F2仍有新改動,如增加機載燃料量,安裝了新型雷達,令其性能超越F16。
但澳門國際軍事學會會長黃東批評,F2過份追求高科技,忽視可靠性或維修性。他指出,F2有兩大技術特色,機翼採用一體成型複合材料,更符合力學觀點,但技術發展不成熟,使機翼出現裂縫;另外採用了當今最先進的有源相控陣雷達技術,但搜索和跟蹤距離仍然未見理想。
F2表現未如理想,加上美國拒售最先進的第五代戰機F22或F35,日本惟有再自行研製更加先前的F3隱形戰機,朝第五代戰機進發。第五代戰機跟第四代不同處,是要具備隱形、超音速巡航,以及遠距離攻擊、近身作戰的綜合作戰能力。但黃東說,是美國空軍正計劃研製的新一代戰機,極可能是無人駕駛隱形戰機。日本要軍事自強,還要急起直追。本報記者

中日製機仰賴美俄

冷戰時期,美蘇爭霸,基本上是由這兩個超級強國主導戰機發展。冷戰結束後,日本、中國和歐洲國家加快自行研製戰機步伐,在自強中展現實力。但想急起直追也有技術局限,像日本最初試圖自行研製的F2仍帶有強烈的F16戰機色彩,反映日本軍事發展對美國的依賴,至於中國最先進的殲10也倚賴1980年代從西方引進軍事技術,引擎也是俄羅斯製造。

-美國F35戰機規格-
‧長:15.37米
‧高:5.28米
‧翼展:10.65米
‧最高時速:1,931公里
‧最大航程:2,593公里
‧特點:第5代戰機,集戰略轟炸和近距離攻擊於一身,有隱形功能,可供海軍和空軍使用

-日本F2戰機規格-
‧長:15.5米
‧高:4.9米
‧翼展:11.1米
‧最高時速:2,145公里
‧最大航程:834公里
‧特點:機翼全部採用複合物料製成,配備類似F22戰機的有源相控陣雷達技術,令作戰能力超越F16

-中國殲10戰機規格-
‧長:14.57米
‧高:4.78米
‧翼展:14.57米
‧最高時速:2,695公里
‧最大航程:2,940公里
‧特點:造價便宜,高低速飛行性能佳,平衡力較強

-俄羅斯蘇35戰機規格-
‧長:22.2米
‧高:6.4米
‧翼展:15.2米
‧最高時速:2,450公里
‧最大航程:4,000公里
‧特點:機動性強,外掛的導彈達超音3倍,可同時攻擊兩艘不同艦隻,戰鬥力跟美軍F22戰機相若

-歐洲颱風戰機規格-
‧長:15.9米
‧高:5.3米
‧翼展:10.9米
‧最高時速:2,495公里
‧最大航程:1,390公里
‧特點:擁超音速巡航能力,綜合戰鬥能力最強,第四代戰機中最強
《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