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異位壓輸尿管<br>經痛婦人切腎保命

子宮內膜異位壓輸尿管
經痛婦人切腎保命

【本報訊】不少女士都受到經痛困擾,由於痛楚會隨經期結束而消失,部份人也會置之不理;但約20%嚴重經痛女士會出現子宮內膜異位問題,泌尿科專科醫生指出,異位的內膜組織一旦落在盆腔底部,便會引致組織發炎擠壓輸尿管,嚴重者更可在四周內出現腎衰竭,有女士就因為子宮內膜異位而要切腎保命。 記者:梁瑞琼

40歲的陳小姐每月均有嚴重經痛問題,經期完結後痛楚雖然消失,但去年中開始出現高血壓,驗血也找不出原因,惟有一直服用降血壓藥治療。直至數個月前,腰部出現劇痛,詳細檢查始發現其左邊尿管腫脹及左邊腎臟發炎,腎功能只餘1.2%。通尿道後,血壓問題受控,但左腎功能只能回升至1.7%,最後需要切除。
子宮內膜異位(Endometriosis)是一種常見的女性疾病,指子宮的內膜細胞走到子宮以外的地方。約10至20%嚴重經痛的女士會出現子宮內膜異位問題,其症狀並不明顯,患者只會出現嚴重經痛、經期短而量多,而初經早來及未曾生育女士出現子宮內膜異位的風險較高。
泌尿科專科醫生李燦榮表示,子宮的內膜細胞可以走到不同的地方,一旦沒有經由陰道排出,改由輸卵管流到盆腔底部,就會影響腎功能。他解釋,內膜在盆腔底部會壓着輸尿管,引致該處組織發炎,「啲組織一發炎就會有纖維化,成熟後更會收縮變成一舊嘢,壓住輸尿管。」內膜也可侵入膀胱等器官造成發炎。

患者會腰痛

輸尿管一旦閉塞,尿液無法排出,腎臟便會開始發炎,患者會出現腰痛、尿量減少、蛋白尿、血尿及高血壓等病徵,腎功能開始衰退,「如果輸尿管完全塞晒,四個星期就可以令腎功能冇晒,如果局部塞住,衰退速度則視乎唔同人嘅情況。」他指,嚴重者需要切去腎臟。
一般而言,一個腎臟已足夠應付人體需要,但李燦榮指,患者要注意飲食,避免進食楊桃、部份中西藥及太鹹的食物,又要注意飲水量,以免增加餘下腎臟的負擔,影響功能。他強調,輸尿管會「慢慢咁塞」,所以腎功能減退的病徵不明顯,建議出現嚴重經痛的女士切勿掉以輕心,若出現以上症狀應及早求診。

話你知:高血壓是腎病症狀

高血壓是常見長者慢性病,也是腎病的症狀,若只接受高血壓的治療,或會耽誤治療腎病。泌尿科專科醫生李燦榮解釋,腎臟一旦受損或發炎,會刺激腎上腺釋放出一種名為Renin的激素,令身體的血壓上升。但大部份腎病患者都會忽略高血壓病徵,因而延誤診治,令腎功能嚴重受損時才發現。
他建議,40歲或以下人士的血壓應維持在上壓120,下壓70。若高血壓久醫不癒,並有腰痛及血尿等泌尿系統症狀的人士,應盡快接受檢查,找出真正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