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四個口袋喻含着禮、義、廉、恥」。因為是孫中山先生設計及提倡而得名的中山裝,因文化內涵豐富,引起上海市和中山市展開申遺之爭。上海申遺理由是中國首件中山裝在當地誕生,而中山市則因是孫中山先生故鄉,當局亦稱正搜集中山裝的歷史資料,計劃將中山裝申報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四個口袋=禮義廉耻
中山市為了推廣中山裝,今年11月全國首家「中山裝文化展示中心」將正式開業,而日前在中山沙溪鎮舉行的第八屆中國休閒服裝博覽會上,亦特別設有中山裝展區。「我們希望中山裝能夠重新流行起來。」出生裁縫世家的設計師陳文鑄稱,由祖輩開始,就為當時的華僑和革命黨人縫製中山裝,前後經過80多年的傳承。他已是第三代掌門人,曾為多位外國元首,及諾貝爾獎得主丁肇中教授等縫製中山裝。他認為申遺成功對保護中山裝工作有益。
陳文鑄指中山裝是中國標誌性的禮服,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據稱,中山裝的口袋和鈕釦都具含義。其四個口袋喻含「禮、義、廉、恥」,袋蓋插筆設計,寓意以文治國;門襟五粒鈕釦區別於西方的三權分立,意為行政、立法、司法、考試和監察五權分立;袖口三粒鈕釦為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後背不破縫,表示國家和平統一之大義;衣領定為反領封閉式,顯示嚴謹治國的理念。
但亦有資料顯示,孫中山先生最初將中山裝設計有四個衣袋,是為了可以放進書本、筆記本等學習和工作的必需品,四個衣袋上再加上軟蓋,是為了令袋內的物品不容易丟失。而中山裝原本在前方有七粒鈕釦,其後為了方便原故才改為五粒鈕釦。
http://gd.news.163.com/07/1030/09/3S1SDVJ7003600FR.html
標準中山裝含義
1)衣領定為反領封閉式,顯示嚴謹治國的理念
2)前面四個口袋寓意禮、義、廉、恥
3)袖口三粒鈕釦表示三民主義,即民族、民權、民生
4)後背不破縫,表示國家和平統一之大義
5)門襟五粒鈕釦代表行政、立法、司法、考試、監察五權分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