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廢物場釋有害物質

電子廢物場釋有害物質

【本報訊】居於電子廢物收集場附近會危害身體。浸會大學的研究發現,內地電子廢物收集場的有毒物質侵襲附近居民,體內的二噁英(dioxin)及呋喃類(furan)的致癌物質濃度極高,增加居民小產風險。
二噁英在人體脂肪累積,削弱生育能力及破壞免疫系統。外國網站NewScientist.com報道稱,由於內地工資低廉及欠缺法例監管,目前全球有七成電子廢物「出口」往內地。
報道引述浸大生物系講座教授黃銘洪稱,該校在內地浙江省設置電子廢物場的台州市,以及鄰近沒有電子廢置場的杭州市,為20名20餘歲女居民檢查。
結果顯示,台州市婦女母乳的二噁英濃度比杭州的高兩倍,胎盤的二噁英濃度更高出三倍,並測出呋喃類等有毒化學物質。

小產風險增加

研究又發現,在電子廢物場附近居住的時間越長,小產風險越高。不過他認為,二噁英濃度上升對健康的影響則尚待進一步研究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