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患四種癌症缺藥費<br>每月需耗萬六元 盼善心人扶一把

婦患四種癌症缺藥費
每月需耗萬六元 盼善心人扶一把

身患直腸、肝、肺癌及淋巴癌的66歲呂婆婆,還要照顧年邁母親。縱然癌細胞已轉移至多個器官,但堅強的她從未想過放棄,誓言要抓緊每個生存機會。她不怕承受病魔的折騰,只怕沒有足夠藥費支持她打一場又一場硬仗,她正為每月15,600多元的抗癌藥費而憂心,已向你伸手求助,你願扶她一把嗎?

呂婆婆與丈夫居於鴨脷洲西邨公屋,兒女已長大成人,遷出自立。自丈夫卓伯伯(74歲)退休後,夫婦二人便依靠綜援金過活。

堅持探望9旬母親

她於01年因大便出血向一家公立醫院求診,延至02年才被診斷出患上直腸癌。其後雖接受手術及電療,病情未受控制,癌細胞擴散至其他器官,現時呂婆婆的直腸、肝、肺及淋巴均有癌細胞,並在瑪麗醫院定期覆診。
多種癌病令呂婆婆受到腹痛折磨,也嚴重影響其胃口及情緒。坐於一旁的卓伯伯嘆稱,「老婆雖然成日唔舒服,但成日掛住91歲曾經中風嘅媽媽,好彩舊年蘋果基金撥錢幫我哋交按金,送咗佢入護老院,咁佢先安心少少,但仍然堅持隔星期去探佢」。
卓伯伯表示,醫生於今年中建議呂婆婆自費購買化療藥物治療,經社工協助下,向香港防癌會申請撥款協助。「每次嘅資助3,000蚊,只可以幫6次,每次針藥加口服化療藥差唔多要7,800蚊,減咗3,000蚊資助後,仲要畀成4,800蚊,我哋都係用以前讀者嘅捐款畀咗5支針嘅錢,但係到第6針真係畀唔到。」

蘋果基金助付餘數

他續稱,呂婆婆用藥後腹痛明顯改善,心情也較開朗。「我日日陪住佢,好感受到佢試咗新藥後嘅變化。佢𠵱家個肚冇咁痛,有閑情睇書打發時間。但係因為冇錢畀第6次治療嘅藥費尾數,9月尾嗰次覆診已經失約;而個治療每兩星期一次,冇咗防癌會資助後,以後每個月要畀成15,600蚊,都唔知點算好。」蘋果日報慈善基金了解呂婆婆苦況後,已撥款4,793元協助她支付第6次治療的藥費餘數。
捐款編號:C2013

醫生的話:紓緩性治療大減疼痛

瑪麗醫院表示,呂婆婆的直腸、肝、肺及淋巴均有癌細胞,自接受Folfox化療療程後,病情穩定,腹痛減少;另一口服化療藥物Capecitabine用以治療結直腸癌,並非本港常規用藥,兩者均須病人自費購買。醫務社工為呂婆婆申請了香港防癌會的何鴻超教授紀念助醫計劃,資助6次化療藥費,每次3,000元。
記者日前陪同呂婆婆覆診,醫生表示安排她進行電子掃描檢查後,再接受第6次化療,而有關治療屬紓緩性治療,婆婆經治療後肺細胞指標數字雖沒明顯改善,但腹痛不適大減,故建議她繼續接受化療,直至藥物失效或出現副作用為止。

話你知:紓緩癌症痛楚方法多

癌症病人因癌腫瘤壓着神經線或器官,經常感到疼痛,但疼痛是主觀感覺,難以量化,故病人應坦誠將疼痛感受告訴醫生,由醫生決定採用藥物和非藥物的治療方法。
紓緩疼痛的方法有很多,如服食止痛藥、使用皮膚貼片、皮下注射或肛門栓劑等也能達到止痛功效。雖然止痛藥可能帶來便秘、惡心、嘔吐及渴睡等副作用,但因可紓緩疼痛,仍是利多於弊。此外,病人可考慮物理治療、肌肉鬆弛法、按摩、針灸、輔導、藝術及音樂治療等方法,以緩解痛楚。
資料來源:香港防癌會網頁
查詢電話:28141232

患有多種癌症的呂婆婆一想到無法支付沉重醫藥費,顯得異常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