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當今兒童要切除扁桃腺,已並非因為扁桃腺發炎,而是因為睡眠窒息。瑪麗醫院一項長期研究發現,過去10年進行扁桃腺切除手術的原因已有轉變,近八成做手術的兒童是因為患有睡眠窒息症,較以往只有三成半增加逾一倍。他們在睡覺時,肥大的扁桃腺阻塞呼吸道,引致打鼻鼾及影響睡眠質素。 記者:陳沛冰
本港有逾千名小學生患有睡眠窒息症,最新一期《香港兒科醫學雜誌》報道,瑪麗醫院耳鼻喉科中心在1996至2006年間,接獲329名18歲或以下人士進行扁桃腺切除手術的病人,當中209名是男童,平均年齡6.8歲。患者中41%是5歲或以下,17%是3歲或以下。
手術平均只要1小時
患病原因方面,260名病童(79%)因患有睡眠窒息症,69人(21%)是因扁桃腺發炎,手術平均只需要1小時4分鐘。手術期間有1人出現氣管內插管移位的併發症,手術後有8人出現繼發性出血的併發症,但止血後並無嚴重影響。兒童平均留院兩天半,大部份在手術後兩天可以進食。
負責研究的耳鼻喉專科醫生許由表示,近年扁桃腺切除手術的原因有新趨勢,越來越多兒童是因為患有睡眠窒息症而要切除扁桃腺,較扁桃腺發炎的兒童為多。但在1995年前,六成半的切除手術的兒童都是因扁桃腺發炎,醫學界暫時未了解有關改變的原因,相信與市民對睡眠窒息症提高警覺,以及睡眠窒息症的診斷改善有關。
他解釋,兒童因為扁桃腺脹大,睡眠時肌肉放鬆及向後拉,便會導致上呼吸道阻塞,造成睡眠窒息症,兒童因而會較「反瞓」、尿床、流汗及打鼻鼾,日間上學時感到疲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是切除扁桃腺。研究也發現,患有睡眠窒息症的病童之中,有兩成同時有其他呼吸道毛病而要跟進治療。
偶爾發炎可服抗生素
在扁桃腺發炎的病童之中,有人一年發炎三次或以上,主要病徵是發燒。扁桃腺其實是咽喉黏膜下的淋巴組織,若咽喉被病毒或細菌入侵,淋巴組織就會作出對抗,故當生病時扁桃腺往往會腫痛發炎。
耳鼻喉科專科醫生顧德政表示,若扁桃腺只是偶爾發炎,只需服食抗生素,但若一年發炎四次或以上,則要考慮進行手術切除,切除後對身體並無影響,但要預防扁桃腺發炎,最重要是加強兒童的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