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天水圍張建宗被指做戲<br>「有誠意點解唔直接探訪悲情家庭」

落天水圍張建宗被指做戲
「有誠意點解唔直接探訪悲情家庭」

【本報訊】天水圍天耀邨倫常慘案發生逾兩周後,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昨日花了十小時走進這個社區,又聽取近500名天水圍居民的心聲。基層、中產居民向張建宗反映區內就業機會、英中不足、社區人口錯配,要求政府重新規劃天水圍,帶出區內溫情。有居民向張建宗哭訴,政府推出的措施有如「灑碎銀」般小修小補,侮辱居民,更有居民當面指張建宗落區只是「做戲」,「咁有誠意點解唔直接去探訪吓啲悲情家庭?」張建宗答允,當局會透過社區網絡和改善就業,協助天水圍居民改善生活環境。記者:雷子樂

「欠債還設施」、「保障最低工資」30多名來自職工盟、民主黨、民建聯、工聯會、新界社團聯會的成員冒雨踩場,在晚會舉行前向張建宗示威。職工盟成員又向張建宗送上20.7元,指這是由中環往天水圍的巴士車費,諷刺他來得太遲,但張沒有收下。張局長在對話晚會指,「天水圍絕對唔係一個悲情城市」,但區內存在結構性挑戰,如地區較偏遠,就業機會有待改善。

居民灑碎銀諷政府措施

發言人士包括區議員、社工和基層人士,儼如一個訴苦大會。天水圍發展網絡成員鍾婉儀將一堆硬幣擲在地上,諷刺政府所推出的措施有如「灑碎銀」,對居民是一種侮辱。
張建宗向居民承諾,會增加區內培訓機會,但中六的陳同學發言時批評「治標不治本」。他又指施政報告提出減稅,但區內不少低收入人士根本不用交稅,無法受惠。有學生又批評社區設施不足,指天水圍球場人龍「長過街市」。
92年搬入嘉湖山莊的李先生向張建宗說,當年感到很光榮,但現在已不敢告訴別人自己住在天水圍。「做生意,會俾人誤會你冇錢;仔女又會俾同學懷疑家庭有問題」。他質問張建宗,為何區內沒有一間英中。李先生認為問題源頭在於規劃,令人口質素出問題,「低下階層太多,頂唔順!」張建宗只着他放心留在嘉湖,「買多幾間都得」,因政府會正視問題。

50元醫療券被指掩口費

2000年搬入天水圍的謝先生表示,他除了北上工作外,三年沒離開過天水圍,沒去過市區。他認為政府應重新規劃天水圍,「發展西九請咁多專家,點解唔可以畀天水圍重新出發?」也有多位居民都指天水圍也有溫情洋溢,鄰里互助的一面。張建宗昨午參觀社會福利署辦公室後,主動上前跟街坊交談。71歲的盧伯伯即時質問他施政報告向長者派出50元一張的醫療券「係咪掩口費,等少啲人上街?」更指張建宗落區其實只是「做戲」。
年逾50歲的封先生在對話會後向張建宗哭訴,他以單車送外賣,時薪只有20元,但卻經常遭警方指他違例,生活困苦。張建宗除了安慰,只表示會協助他找工作。

特稿:局長走入社群警沿途戒備

繼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硬闖」皇后碼頭後,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昨「深入」天水圍,接力上演特區政府的「走入群眾騷」。他竟日馬不停蹄,上午先到立法會「解畫」,下午與天水圍區內社工會面,晚上跟居民「真情對話」。但有跟張局長傾談的街坊認為他只在「做戲」。區議會選舉在即,連「保皇黨」民建聯、工聯會也踩場示威,全程叫得最響。

低調到訪窮人集中地

這場「走入群眾騷」經過細心策劃,張建宗早在上周六「低調到訪」窮人較多的天水圍北區,與區內數間社福機構見面,及跟街坊傾談。昨午張建宗的行程主要集中在天水圍南區,先來到天華邨的社會福利署保護家庭及兒童服務課(俗稱重案組)聽意見及為員工打氣,接着到天瑞邨參觀明愛的綜合家庭服務中心,與「地區管理委員會」的相關政府部門區主管進行圓桌會議。
傍晚時分,張建宗緊接來到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中學。據悉,晚會選擇在這學校舉行,因為辦學團體背景較「中立」,但儘管如此,各政府部門依然嚴陣以待:民政事務專員、福利專員全程護航,警方也派出大批軍裝及便衣警員沿途戒備。本報記者

職工盟在晚會前在場外向張建宗示威,表達港府忽視天水圍居民的苦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