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話教中文 擬撥款2億試驗

普通話教中文 擬撥款2億試驗

【本報訊】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今日開會,決定是否撥款二億元在中小學推行以普通話教授中文的試驗計劃,預料這個在教育界醞釀逾10年的渴求將獲得教育局通過,最快明年一月接受申請。語常會計劃每年批給30所小學和10所中學試行,為期3年,總共有120所學校參加,但有教育界人士質疑普通話教中文的成效,擔心會對教師造成新壓力。
近年陸續有更多小學自行改以普通話教授中文,學校大都認為學生的中文水平有進步。油麻地天主教小學(海泓道)去年開始在初小推行,校長張志鴻指成效不錯,學生在寫和讀中文方面表現有進步。身兼資助小學校長會主席的他認為,學界對用普通話教學的訴求甚殷,希望語常會可以增加名額。

邀國內特級教師提意見

參加的學校由於需調撥教師專責以普通話教學,語常會建議撥款給每所學校增聘一名代課教師;另會邀請在國內被選為「特級教師」的內地教師,到參加的學校探訪和提供改善教學意見。參加的學校需提交計劃書,並必須於3年後達到40%課程以普通話授課的指標。
語常會主席田北辰多次公開表示,希望學校推行普通話教中文。該會計劃動用教育局05年注資2億元的語文基金,推行該試驗計劃。
教育評議會副主席何漢權對該試驗計劃有保留,他指本港普通話教師人才不足,成效未必如當局形容般顯著,更擔心會增加教師工作量,「只會引校長去申請,又係做死啲老師。」